朋辈辅导与团体咨询
在当今高校中,心理疾病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各高校都在进行积极地尝试与合作。目前,朋辈心理咨询在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经积极实践已取得良好效果,我国高校也在逐步开展这项工作。
朋辈心理辅导起源于港台地区,近年来走进大陆。朋辈心理辅导不同于专业的心理辅导,它是同龄人之间互相开展的心理互助活动,是受过一定训练的同学为他人提供心理帮助、支持和关爱的活动。
朋辈辅导的名称在各地叫法不同,香港城市大学称为“组爸组妈”,在香港理工大学称为“朋辈辅导大使”,国内称为“成长营”,在我校已经开了2次心理联络员培训班,都是在新生年级开展的,同时也与黑龙江省红十字会合作开展 艾滋病同伴教育,当然这不是真的和艾滋病患者作辅导,是一种通过类似团体辅导的形式进行的宣传活动,
朋辈咨询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为被帮助者提供一种类似心理咨询的活动,因此它又被称为非专业心理咨询。鉴于很多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更愿意通过向同辈人倾诉的方式解决困惑,所以这种解决困惑的方式受到很多同学的推崇。
浙江大学最近做了一项调查“假如你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你首先要求助于谁?”32%的人选择自我调节,31%的人选择向知心朋友求助,18%的人选择向同学求助,9.5%的人选择向家人求助,6.7%的人选择向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求助,2.6%的人选择向老师求助。由此可见,大学生进行心理保健的途径依次是:自我调节、知心朋友、同学、家人、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老师。上述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非常愿意向朋友、同学倾诉心理困惑。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三级心理保健网的模式进行的,一级心理保健网以预防为主,通过定期对学生干部、心协会员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发挥他们同龄人心理趋同的特点,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早发现、早治疗;二级保健网以提供直接有效心理帮助为主,通过对辅导员和学生政治工作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业培训,并科学的运用心理档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使之能够及时疏导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心理问题;三级保健网以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老师为主,主要任务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门诊外,针对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研究制定治疗方案,并由心理咨询专家与学校、学工部、学院三级主管领导之间建立起心理健康信息通道,一旦发现学生有心理危机现象,通过心理健康信息通道迅速使有关领导掌握情况,并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控制突发事件。
在三级心理保健网中,一级心理保健网是最基础、影响面最大和最重要的方式。朋辈心理咨询员的出现,是继大学生心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后,又一项具有心理学专业内涵的大学生自助形式。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简单的分为几个阶段:大一是新生适应问题,大二、大三是学习压力、社团工作及恋爱问题,大四是择业的问题。根据调查,当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得到帮助时,60%左右的同学会寻求朋友的帮助,20%左右的同学会选择自己默默承受,而只有5%左右的同学会选择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
朋辈心理咨询之所以发展迅速,其原因可以分为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朋辈之间有着近似相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经历及相同的感受,相互间容易沟通交流。如果由老师进行咨询,有些同学往往会因为身份上的距离,而觉得是在说教,并且会对某些问题避而不谈。另一方面,各大高校现在都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但是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毕竟还是太少,没有很多专职的咨询人员,朋辈咨询的发展填补了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不足,是对于专业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补充,这在中国高校中是很重要的。
心理咨询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朋辈心理咨询的开展是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心理发展的有效手段;同时对接受朋辈咨询培训的同学来说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对自身的问题可以及时认识并做好调试;对于担任朋辈咨询的同学来说,是一个自身不断成长、超越的过程,每一个来咨询的同学都是一个启示,看到他们的成长经历,就可以反省自我的成长经历。
但是,朋辈咨询与专业心理咨询是有区别的。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不得逾越咨询关系,对咨询的内容严格保密等等,这些都是心理咨询的职业规范。而朋辈咨询员在平时仍然会与同学有着朋友和伙伴的关系。朋辈咨询员的角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咨询师角色,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帮助,有时候对这种角色的理解的把握有一定困难。同时由于非专业的原因,在咨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然而,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个缓慢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总之,朋辈咨询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提高,是一种方便、见效快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对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团体心理咨询
团体心理咨询是相对一对一的个体心理咨询而言的。顾名思义,它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咨询形式,即由咨询员根据求询者问题的相似性或求询者自发,组成课题小组,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团体心理咨询既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团体心理咨询也称作团体谘商。
团体心理咨询的特点和优势
团体心理咨询与个体心理咨询最大的区别在于求询者对自己问题的认识、解决是在团体中通过成员间的交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实现的。具体而言,有四大特点:?团体咨询感染力强,影响广泛。这是因为群体的互动作用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自主性的激发;-团体咨询效率高,省时省力;?团体咨询效果容易巩固。Gerald Corey指出:“团体咨询的基本原理是它提供了一种生活经验,参加者能将之应用于日常与他人的互动中”,也就是说,团体咨询创造了一个类似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增强了实践作用,也拉近了咨询与生活的距离,使得咨询较易出现成果而成果也较易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特别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人。
学校团体心理咨询的优点
道宁(L.N.Downing)将学校团体心理咨询的优点概括为12条:(1)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2)让每一个学生能够从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中找出自己的利益,学生将可以得到单独与咨询员接触所不能得到的利益;(3)鉴别需要特别予以援助的学生;(4)增进个别的咨询;(5)有益于发展社会性;(6)可以提供治疗效果、洞察以及更好的适应;(7)使咨询员可以与更多的学生接触;(8)可以使学生获得安全感,加强信心;(9)提供接近咨询员的机会;(10)综合各种教育经验以获得最大的利益;(11)松弛学生的紧张和不安; 咨询员和教师的工作将更加有效。
团体心理咨询的类型
依据不同的标准,团体心理咨询可分为多种类型。如依据理论根据的不同可分为精神分析团体咨询、行为主义团体咨询、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和会心团体咨询等;依据咨询遵循的模式及目标的不同可分为发展性团体咨询、训练性团体咨询和治疗性团体咨询等;依据计划程度的不同可分为结构式团体咨询和非结构式团体咨询;依据参加者的固定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开放式团体咨询和封闭式团体咨询;依据咨询员在咨询中作用大小的不同可分为指导性团体咨询和非指导性团体咨询;依据团体成员的背景相似程度不同可分为同质团体咨询和异质团体咨询等等。
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尤其适宜于在大学生中开展
这是因为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正好处在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绝大多数都是发展性的问题,再加上大学生过的是集体生活,便于聚集,所以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尤其适宜于在大学生中开展。
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和方法
发展性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有多种:自我探索团体、生涯发展及规划团体、人际关系团体、两性沟通成长工作坊、自我成长团体等等;方法也有多种:团体讨论、难题解决办法、角色扮演、行为训练、团体游戏、各种习作与活动、演讲会、报告会、参观访问、影视观赏等等。一般根据团体咨询的目标和参加对象情境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