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艺术作品征集活动——优秀作品展(文字类)

日期: 2022-01-01 信息来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团委 点击数:

    在这“千树万树梨花开”之际,无数人享受着美好的冬日,幸福的时光,但谁又知道有那么一群人从始至终都在承受着病痛的折磨。“在地球上,每天约有1600名15-24岁的青年感染艾滋病病毒;至2017年,全世界有390万15-24岁青年感染艾滋病病毒;平均每10分钟都有1名青年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这是一组真实的数据,而这组数据也正提醒着人们:艾滋病并不遥远。在今年的世界艾滋病日,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艾滋病,更好地预防艾滋病,我校青协举办了艺术作品征集活动,有无数优秀作品涌现,现在,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8份文字类作品吧!



1、药学院2020级药学曹守鹏

    曹守鹏同学为他的作品取名为《在光明中向往未来》,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这首比较长的诗歌,从说明艾滋病的恐怖,表现艾滋病患者的生活痛苦、心中迷茫开始,到呼吁艾滋病患者重拾生活中的光明,所有人都抗争艾滋病,以愿所有患者都能在光明中向往未来作结。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艾滋病患者最诚挚的祝福。下面是他的作品:

在光明中向往未来

——致“知艾防艾”

它像深渊涌出的恶魔

裹挟着秋叶般的枯黄

它凋谢触碰到的生命

无情嘲笑人类的脆弱

它是悄无声息的到来

携着痛苦与寂寥现身

艾滋病,由泪水浇灌

在彼岸花旁剥夺一切


在这阴暗的病房里

在冰冷透骨的床上

总是会蜷缩着那些

小小的轻骨架身体

特殊人群充斥不幸

失去了灿烂的星光

失去了耀眼的太阳

失去了自然的活力

失去了生命的张扬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

会看不到温暖气息

入目便是一片苍茫

销蚀得只剩下悲伤

光明隐匿于黑暗吗


是谁犯下了过错

导致这灾难落下

问自己,问他人

问天地,问苍海

生活却没有答案

而救赎存于心中


不,患艾滋病的朋友们

世界不是在孤立中沉默

人类不会在冷冽中沉沦

每个人都在抗争艾滋病

战争从未停止一分一秒

你们会体验到幸福快乐

感受世界的关爱与温暖

我希望你打破精神栅栏

我希望你冲开生活迷惘

我希望你重拾决胜信心

我希望你仍有尊严坚强


朋友,请始终相信

即使已经失去双翼

心灵依旧可以飞翔

即使此路荆棘丛生

光明依旧向往未来

当甩开所有的枷锁

艾滋病不再是阻碍

你会登上群山之巅

在光明中向往未来


2、第一临床医学院2019级儿科学李靖雨

    李靖雨同学为她的作品起名为《新生》,她采用了小说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因母婴传播而携带HIV出生的小镇女孩——辛声的两种不一样的人生。在这个缺乏理解、缺乏关爱、缺乏对HIV的了解的世界,很多人对HIV唯恐避之不及,这些本没有错的HIV孩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当这个世界发生改变,被爱与理解充满,他们终将获得新生。下面是她的作品:

新生

    辛声觉得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活着。

    她永远讨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讨厌早上楼下小贩的叫卖声、讨厌街口围坐着谈笑风生的男男女女。她希望时间可以永远地停滞在月正当空的夜晚,这样她就可以一直躲在被子里,像寄居蟹躲回自己小小的海螺巢一样,不去面对、不去在意、不去回应,自欺欺人地逃避着属于自己的悲惨人生。

    但是太阳总有升起的那一刻、小贩们总会准时推着车叫卖、街口的人群总是不厌其烦地讨论着家长里短。辛声非常清楚,她永远都逃避不掉自己的命运。她早上仍然必须背起书包,穿过街口的人群,在他们夹杂着鄙夷、嫌弃、却又带着微妙同情的注视下,脚步沉重的向学校走去。

    她知道,这只是她一天的开始。

    走在路上,她有时也会自嘲的想,今天自己的书桌上会被涂鸦上什么恶心的字句;下课时那些男生又会用怎样低贱肮脏的字句编排一个以自己为主角的“活色生香”的故事;女生们在背后那不知来源、以假乱真的窃窃私语又有了什么更新。辛声感觉到厌烦,同时也感觉到恐惧。因为她突然发现,如今的自己在面对那些鄙夷与嫌弃的时候已经没有了任何感觉。她一瞬间觉得自己是成长了,成长到已经足够坚强,可以坦然地面对那些像利刃一样插入心里的流言蜚语。但是下一秒她就恍然大悟,什么坚强、什么满不在乎,只不过是她已经习惯了罢了。

    她知道,自己身上有着的这种“脏病”,根本就是治不好的。有着这种病的女孩,会被人拉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别人嘴里低俗、下贱的代名词。

    但她觉得不公平。

    我现在面对的这一切难道都是我的错吗?如果可以选择的话,我也不想带着这种病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受人白眼、遭人鄙视。我也想要有亲人陪伴、有邻居帮扶、有好友相交。

    我也想要一场幸福的人生。

    辛声无声的呐喊着。

    她想要大声的喊出来,想要大声地告诉所有人自己根本就没错,自己不是他们嘴里那种低贱而无耻的人。但她喊不出来,她甚至没有办法发出声音——那些语句早就变成了穿肠的毒药,她被强迫着灌进去,从内里开始腐烂,夹杂着酸腐和恶臭,让所有人都避而远之。

    辛声站在天台上,想着:算了吧,算了,也许下辈子自己的运气会好一些。

    辛声一跃而下。

    最后一秒,她想,这天台下面是一片长期空置的工地,即使自己的血四处飞溅,也不会有机会传染给别人。

    辛声醒了。

    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记得自己从天台一跃而下,耳畔的风都仿佛还仍未消失。

    她迷惑的看着从紧闭的窗帘缝隙中顽强的射出的一缕清晨的阳光,楼下的小贩仍在不遗余力的叫卖,即使在楼上也能听到路口男男女女们欢声笑语。

    她背上书包出了门。

    楼口,张姨正忙活着浇花,见到辛声,极为热情的迎了上去,亲切的问着她吃没吃早饭、她看起来精神不太好,是不是昨晚学习学太晚了。

    她走到街口,原本聊的热火朝天的大爷大娘们都放下了自己的话题,极为热情的跟辛声打起了招呼,你一言我一语的嘱咐辛声要好好吃饭、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就来找他们,他们都会帮忙的。

    到了学校,她照例坐在属于自己的偏僻角落,却被班长质疑,问她为什么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辛声疑惑,自言自语似地问道,这不是我的座位吗?

    班长显得更加疑惑:怎么可能让你自己一个人坐在最后一排呢?你的座位明明在前面,和小美同桌呀。

    辛声抬头,正对上小美朝她挥手,示意她赶快坐过来。

    辛声犹犹豫豫地坐下,终于问出自己的疑惑。

 “你们都知道我有病,为什么还愿意和我这么近距离地接触?”

 “病?哦,你是说HIV啊,这有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它是靠血液、体液才能进行传播的,日常生活的接触根本不会有什么风险。再说了,你也是一个受害者,我们都希望医学有更大的突破,能早日攻破HIV,这样就不再会有无辜的人死去了。”

    辛声泪流满面。

    她突然在电光火石之间明白了一个道理——比疾病更难治愈的,是歧视。

   辛声看向窗外明媚的阳光,突然想起妈妈给她起这个名字的含义。

   在这个充满理解与爱的社会,辛声终获新生。


3、第二临床医学院2019级麻醉学栗帆

    栗帆同学的作品名称为《开诚布公——谈艾》,它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再配合更加健全和周到的监管制度,九十年代偷血换血的悲剧就不会重演;开诚布公地让大家去了解,原来简单的交谈、甚至握手、拥抱也不会有什么风险。我们也可以坐下来一起吃顿饭、做个朋友,一起谈天说地;开诚布公地向大家许诺,哪怕是不小心罹患了艾滋,也不是一件毁天灭地的大事,你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依旧可以正常地上班,正常地生活,国家负责了你基本上全部的药费和治疗费。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国家,明天的太阳依旧会照常照亮你。下面是她的作品:

开诚布公

———谈艾

    艾滋,好像无论在何时何地谈起,都会让周围倾听的人皱起眉毛。所有人避之不及,恨不得对待它像对待瘟神一样,连提起都被视为不详。一者,源于艾滋本身的可怕之处,缠绵终身,不得善终。二者,艾滋在人们眼中总是与混乱的性生活挂了钩,在中国,尤其是在老一辈眼里,这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三者,知人知面不知内里,谁也说不清,和你风花雪月的这个人,有没有这等不敢宣之于口的疾病。于是,有人把自己隐藏在人群中,汲汲求生,有人将之作为利器,报复社会。越是凶险之事,越是避讳,人人闭口不谈,反倒成了病毒传播发育的温床。

    父母那一辈应该都知道,河南文楼村出来的人,可不要深交。九十年代,人人生活困顿,人人愚昧,把血当成了交换口粮的最佳物资。私人设立的抽血点,没有任何卫生设备,就这样扎进一个又一个人的血管,再血淋淋的拔出来。他们赚的盆满钵盈,却留下了无穷的祸患,压倒了一个又一个村庄中的每一个人,几乎无从幸免。血液交叉感染,艾滋病疫情爆发。使得本来就贫困的村庄,雪上加霜。年轻的男子几乎丧失了全部的劳动力,昂贵的治疗费几乎难以负担,除了身体上的折磨,还有旁人深深的避讳。因为不了解艾滋,不了解艾滋的传播途径,村庄里所有的蔬果滞销,外出打工的人得不到任何一份工作,甚至没有人会给予怜悯,甚至是一顿饭。人人自危。

    现在我们了解了,艾滋病,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其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还有血行感染和母婴传播。在国家发放的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中,监测人群的第一条是吸毒者。尤其是在地下室,关系好到共用一个针头的,聚众吸毒者。这帮人,一个中招,剩下的一个也跑不了。尤其是吸完毒,“飘飘欲仙”之时,谁还分得清谁是谁,谁的是谁的。如果再有伴侣有孩子,这是多么长的一条传播链啊。监测人群的第二条是男男性生活者。不是歧视,是多年来的数据监测与分析。直肠粘膜本就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再加上乱交乱搞,又是好些个悲哀的故事。

    如今的艾滋病的检测制度也算是很健全的,地方医院加上疾控中心的两度筛查,确诊之后的资料保护与人文关怀,各方面也算周全,不足之处还要在实际之中慢慢改进。但凡是筛查阳性者,有免费的药物领取,有定期督促的检查。现代医疗的逐步发展,已经可以将艾滋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然后让患者和平常一样,工作,生活,甚至生育。孕期的检测和干预,大大的降低了母婴传播的可能性,至少,送给这个孩子的,是光明的未来。

    但对于艾滋,光是国家的努力和各类技术的发展,还不够。我们要让更广大的群众,明白艾滋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怎样去面对它,怎样从容不迫的消灭或者共处。越是避讳,越要开诚布公的讲出来,才能让大家明白,“原来艾滋,就是这么个事啊,没什么大不了的,讲出来也不会被戳脊梁骨的”。

    开诚布公的告诉大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再配合更加健全和周到的监管制度,九十年代偷血卖血的悲剧才不会重演。开诚布公的让大家去了解,原来简单的交谈,甚至握手,拥抱,也不会有什么风险,也可以做下来一起吃顿饭,做个朋友一起谈天说地。开诚布公的向大家许诺,哪怕是不小心罹患了艾滋,也不是一件会毁天灭地的大事,你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依旧正常上班,正常生活,国家负责了你基本上全部的药费和治疗费,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医生,相信国家,明天的太阳依旧会照常升起。

    在与艾滋病斗争的这条道路上,我们还有好多道难关要过,科研难行,人心难测。但总有一日,艾滋对于我们来说,会变得像一场感冒一样,不值一提。而我们也定会为此努力着。


4、第二临床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张礼淼

    张礼淼同学将她的作品命名为《暖带入春风》。“他在风雨中张开了羽翼,护住孤苦无依的我,实现了我那么多的假设,像春风一样吹进我心里,红色的绸带把我牢牢拉住,走向了光明的未来……”这是她对其作品的描述,下面来看一下她的作品:

暖带入春风

前记:如果可以,我也想像他们一样去上学;如果可以,我也想和他们做朋友;如果可以,我也想拥有一个拥抱,得到一句关心,如果可以……

     我是被爸妈丢弃的小孩,没人管教,没人约束。我想我应该是个坏孩子吧,我偷偷拿过别人的东西,我还放火烧了邻居家的草垛。可是……他们都在背后骂我,说我有病就该离远点,他们家的小孩还跑到我的面前向我吐口水。我大概是脏的吧,他们都躲着我走,像电视里演的瘟疫,巴不得一把火烧掉吧。没关系的,我一个人也没问题。但是他们还是骂我,以前是背着我,现在开始当着我骂,喊我滚远点,我想你们巴不得烧掉我碰过的所有,那我就点火烧了你家的草垛子。嗷,不太妙的是我被抓了,被扭送到了村长家,隔壁家嚷着我野孩子样没人管,无法无天了,还满身病毒,就该被送走。

    嗯,然后我被送到这里。这是个学校——“红丝带学校”,无所谓了,在哪儿都可以,反正都一样。

好像有些不一样。那个校长每天都来找我,叫我的名字,和我讲好多话,给我文具,我都不搭理他,这是电视里演的收买吧,哼,我才不上当!上课还是挺好的,这是来这里我最不反感的事儿,嗷,那个校长又来了,他在看我写字,遮住!不给看!他为什么要在我旁边待着。

    我发现下课后,同学们都会奔去一个地方,很开心的样子,我也跟着去了,我只是有些好奇!我就是去看看!原来,他们都来校长的办公室,他们笑得好开心,校长给他们分新文具了,我捏着衣角站在敞开的门前,准备转身回教室,校长看见我了,他又像之前那样叫我的名字,我犹豫了一下,进去了。他拍了拍他身边的位置,让我过去。好吧,那我就过去,他搂我的肩膀,让我靠近他怀里,给我拿了一个新的很好看的文具盒。我靠着他,手里拿着文具盒,好像真的有些不一样了……

    后来,我也会去他的办公室,只是偶尔去!他陪我写作业,陪我玩,跟我讲很多话,监督我吃药,我想他像爸爸一样,我也希望他做我的爸爸,我会好好听他的话,那么我是不是可以在心里小小声叫他校长爸爸。

    两年了,我来到红丝带小学,我认识了好多朋友,我们都一样,每个人都一样,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校长爸爸每天都陪着我们,以前他很忙,因为他是医生,是医院的院长,现在他只是我们的校长爸爸。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阳光普照,洒满欢声笑语。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开始了解到我只是患了一种病,我们只是患了一种病,一种叫艾滋的病,我们和别的小孩一样,需要关心,渴望知识,不想面对别人的谩骂与歧视,幸好有校长爸爸,幸好有这么多的老师,幸好我们在红丝带学校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幸运的。

    校长爸爸获奖了,颁奖辞里说他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是的,他张开了羽翼,在风雨中护住了孤苦无依的我们。是一缕春风吹进我们的心里,用红色的绸带牢牢把我们裹住,带我们走向光和希望。主持人问校长爸爸:你一直忙绿当下,那你的远方呢?爸爸说:未来,他不希望这所学校存在,红丝带学校的结束是社会文明的一个象征,当未来普通的学校也能够接纳这些孩子,那意味着真正的平等。

    我私心希望它现在不要结束,但也期待他的愿望能够实现,他的远方能够早日到来。以后……以后我会努力学习,努力实现他的愿望,他盼望的远方一定会实现,红丝带的意义和精神也会传递下去。


5、基础医学院二院鲁晨 2019级临五7班

    鲁晨同学告诉我们,患艾滋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没有人愿意在风华正茂之时感染HIV。我们为他们英年早逝而悲伤叹息,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保护好自己,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作品如下:

思艾有感

得艾非本意,此中因几何。

芝焚蕙叹其兰摧玉折,山高水低。

愿洁身自好,倾柯卫足,柳暗花明。


6、第一临床医学院19级儿科1班陈科蒙

    陈科蒙同学针对社会热点话题展开分析,认为艾滋病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从病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是医学问题,艾滋病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病毒,至今还没有有效疗法。而且病毒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导致免疫系统失去抵抗力,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导致患者的死亡。但是艾滋病的传播和影响也绝对是社会的问题,它主要的传播途径关系到比较乱的性生活、各种注射器吸毒,而且往往与犯罪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病无论对个人还是家庭、社会,影响都是很大的,所以这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性的问题。作品如下:

论艾滋病是社会问题还是医学问题

关键词:艾滋病 社会问题 医学问题 不歧视

    据调查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已达到84万,加上染病死亡24万,总数也已经达到100万了。感染人数在亚洲居第二位,在世界居第14位。传播途径主要以注射毒品为主,占总数的68%,经血液传播感染的比例是11.2%,性接触感染人数是7.2%,母婴传播比例是0.2%。可以看出中国的艾滋病人群还是挺多。所以艾滋病到底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呢?

    首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全名又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HIV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疾病。从它的定义来看,就可以看出艾滋病属于医学问题,因为它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且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的传播方式很多人都知道,一共有三种,性传播、母婴传播和血液传播。HIV病毒为双链RNA病毒,他作为RNA病毒,所以它的突变率很高,甚至一个艾滋病人体内可能会存在多种艾滋病病毒,所以到现在仍然没有任何疫苗可以防治艾滋病。“HIV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取自免疫教科书)由此可看艾滋病是属于医学问题。

    但是艾滋病同时也属于社会问题。对于艾滋病患者歧视问题比病毒更可怕。因为虽然艾滋病不能治愈,但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对控制艾滋病具有了一定的技术与能力。但是艾滋病却不能仅仅依赖于医疗技术的进步,因为如今仍有很多艾滋病病人,他们因为周围人的歧视冷漠,排挤厌恶,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由此也导致了很多患者拒绝配合治疗,甚至使一些已经延缓的病情再度恶化,或者在拖延中进一步加重。所以艾滋病也属于社会问题。

    首先我们应该防御艾滋病,拒绝毒品,不使用公共注射器,也要使用合格的血制品,不到不干净的地方纹身,扎耳孔等。洁身自爱。得艾滋病的孕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在哺乳时防御。防止母婴传播。

    为什么艾滋病人一直在被歧视?我感觉这个也跟我们对艾滋病的了解不够深入有关,对艾滋病的误解很深有关。

    一直以来艾滋病都被人视为不治之症,甚至谈艾滋病色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全社会都要用爱心照亮他们的生活”。要想真正的治愈艾滋病,不仅需要提升我们的医疗技术,同时也应该改变人们的对艾滋病歧视的思想问题。如果有一天,当我们谈起艾滋病的时候,可以像谈及糖尿病,心脏病这样的慢性疾病,一样的正常,那么艾滋病也就不那么可怕了。

    那么应该如何消除社会对艾滋病的歧视呢?首先要加强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和了解,让人们知道艾滋病并不是那么可怕。它的传播途径很少,也不会通过肢体接触造成感染。面对害艾滋病患者,我们应做到人人平等。不歧视,不冷漠,多关心关爱他们。还可以多做一些有关关于艾滋病的宣传片和公益活动。比如我们在性教育课上看到的拥抱艾滋病病人的宣传片。就很让人感动!但是我还觉得在做这种宣传片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个人隐私。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不要让他们受到二次伤害。

    如今每年12月1日已经被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为了动员全社会去了解艾滋病的知识,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还建立了红丝带之家,红丝带之家的志愿者会给病人做一些相关的知识宣传、心理辅导等。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有一天艾滋病一定会被成功治愈,从身体到心理。


7、第二临床医学院内科学2021级王莹

    王莹同学的诗《防艾》语言风趣直白,流利自然,不仅向大家介绍了艾滋病的主要传播方式、病毒破坏的系统等知识,而且告诉我们一些应急措施等,帮助大家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并加以防范。作品如下:

防艾

艾滋病毒世间藏,

闻风丧胆使人狂。

血液母婴性行为,

皆为病毒旅行装。

进入体内细胞房,

免疫系统受损伤。

但若心中有方向,

小小艾滋又何妨。

拒绝诱惑时刻讲,

自爱洁身生活棒。

美好爱情均可享,

婚前检查责任当。

如现职业暴露况,

紧急处理素质强。

皂液清洗局部伤,

一天之内药预防。


8、第二临床医学院2018级高天

    高天同学写的标语名为《为艾知艾防艾》。其中,“艾娇”指美好的年华,“方兴未艾”说的是正在兴起,“诚长”意为确实需要长久地,“斩艾”即为“斩杀、斩断”之意。标语旨在呼吁社会全体都可以齐心协力,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做好措施预防艾滋病。作品如下:

艾娇方兴未艾,艾滋诚长斩艾。

同心携手遏艾,洁身自好为爱。



    这些优秀的作品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知艾防艾,主动抗艾,是每个人在捍卫生命健康之路上的必要选择。让我们携手共筑艾滋病防治坚固防线,为终结艾滋病的流行,享受健康平等生活权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

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194号(150081)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