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哈医大一院骨科安刚教授获选黑龙江慢病管理学会骨科专委会首届主任委员

时间:2021-12-21 19:20:094  作者:徐旭 周汐遥  点击:

12月18日,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骨科学术研讨会在美丽的冰城哈尔滨拉开序幕。来自全省骨科、中医骨科、康复科、疼痛科等有关学科和交叉学科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嘉宾及代表聚会在大屏幕前,共同研讨和交流骨科疾病诊疗领域的新技术、新进展、新理念、新思维,分享骨科慢病全程综合治疗的经验与体会。

黑龙江省慢病管理学会创会会长李显筑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教授、哈医大一院骨科主任王文波教授、哈医大一院骨科五病房主任董大明教授到会祝贺。哈医大一院骨科五病房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安刚全票当选为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首届主任委员。王文波、董大明当选为名誉主任委员。

作为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目前骨科疾病范畴涉及创伤、关节、脊柱、运动医学、肿瘤、感染等几大主攻方向,并与中医、中西医结合、康复、疼痛等专业领域关联密切,形成了交融互动、相互促进的大格局。成立大会后,组委会还邀请了哈医大一院、哈市第二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北大荒集团总医院、黑龙江省传染病防治院及饶河县人民医院的专家围绕《骨性关节炎的阶梯治疗》《寰枢椎手术临床经验》《中医骨科现状及发展思路》《脊柱内镜技术医治脊柱退变性疾病》《骨科开展慢性疼痛诊疗体会》《UBE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骨结核的诊治》《肩关节镜微创治疗肩关节疾病》《骨科疾病的临床康复治疗》及《基层骨科发展思路》等内容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让参会代表开阔了视野。

经过深入研讨和充分谈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尽管当前骨科专业进展迅速,新理念、新技术层出不穷,但也存在相应问题,如全省各地骨科技术水平不均衡,大型医院集合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而宝贵的医疗资源却被严重挤占,出现“一床难求”的困境;基层医院因患者过度流失到上级医院,导致病源经常“缩水”,并使专业水平长期“徘徊不前”,这就迫切需要整合大型医疗中心的资源并下沉到基层医院,将新的技术理念传授到基层医生,带动基层医院共同进步。另外,现今骨科疾病的诊治已不能局限于单一学科、单一科室的“单兵种”作战方式,必须融合和着眼于中西医优势互补,兼顾疼痛、康复的临床特点,形成骨科疾病多学科协作、骨科疾病治疗阶梯化、全病程管理的新理念。

据了解,作为全省的重点学科,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是以脊柱外科和微创脊柱外科见长的专业科室,在省内外享有医疗盛誉。其中骨科五病房在董大明带领下,始终坚持脊柱外科专科化发展的战略,同时在脊柱外科寰枢椎、脊柱侧弯,脊柱肿瘤等高难手术积攒了丰富经验。安刚秉承安全医疗理念,在脊柱微创内镜手术领域积极探索,专注于颈椎腰椎微创手术,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赢得了最佳疗效。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刚介绍说,黑龙江省慢性病管理学会骨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后,其工作中心将围绕打造“健康中国”,落实“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大健康战略,构筑“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体系,搭建全省骨科学术平台。同时,以优秀的中青年骨科专家为主体,以脊柱、关节、创伤、肿瘤、疼痛、康复、小儿创伤矫形、骨质疏松等为重点,根据北方寒地特别是黑龙江省的生活习惯、气候、饮食等因素所引起的不同骨科伤病谱,精诚团结省内与骨科诊疗相关学科的中西医专家,勠力同心,全力攻关,联合制定适合本省的骨科伤病诊疗方案,为骨科病人提供科普、预防、诊治、康复、心理干预等一系列优质服务,以改善患者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加快我国骨科诊疗模式的转型升级,提高骨科诊疗的有效性与科学性,让骨科就医群众真正享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