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俗称“羊角风”或“羊癫风”,在人们眼里它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一旦患病就将饱受终身折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近期,哈医大二院癫痫中心内外科团队与多学科联合,在国产机器人辅助下成功实施脑深部电极植入术,精准定位癫痫灶后进行热凝治疗,使患者成功摆脱三十年的“癫痫噩梦”,重获新生。
三十年间寻遍各路偏方 一天发作几十次痛不欲生
今年45岁,家住在延寿县的王女士,30年前因为一次意外受到了惊吓,从此就患上了一种“怪病”,不分缘由地就会丧失意识、倒地抽搐呕吐,清醒后对于发生的事情全然不知,在几年间家人带她走访了很多医院,最终被确诊为癫痫。从此,王女士一家人便踏上了长达30年的求医问药的漫漫长路。“西药、中药、土方、偏方,正规的不正规的,只要听说有能治好这病的方法都去试了个遍,她也是受尽了各种苦,但却没有任何效果,反而越来越严重,抽的次数一天多达三十几次,严重时把胆汁都吐出来了,根本离不开人,我就得天天这么守着她。”王女士丈夫眼含泪水的说道。
30年来,虽然一家人被癫痫折磨的痛不欲生,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康复的希望。在一个月前,王女士的丈夫从朋友那听说了哈医大二院可以治疗癫痫,便立即带上王女士和这些年靠扛麻袋挣的全部积蓄,来到了哈医大二院癫痫中心。
哈医大二院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癫痫中心主任朱雨岚教授介绍,癫痫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一般在确诊后药物治疗是首选,但约有20%~30%的癫痫患者即使通过规范用药也难以控制发作,医学上称之为药物难治性癫痫。王女士入院后,对她进行了合理规范用药指导,癫痫发作情况有所改善,但发作次数仍然十分频繁,而且肝功出现了问题也不适合较大剂量或者多药治疗。通过详细的评估,癫痫中心的医生们决定为王女士实施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SEEG)明确癫痫病灶,并对癫痫病灶进行热凝毁损,此术式被认为是最安全、科学、有效的一项外科治疗方式。
多学科联合、机器人辅助精准定位病灶检查加治疗一步到位

术前评估多学科联合会诊
朱雨岚教授介绍,癫痫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发生了短暂的功能障碍,使患者出现丧失意识、抽搐等症状。因此对于部分药物难治性的癫痫患者,若想使癫痫得到控制,就需要把异常放电的癫痫灶找到并切除掉。而目前常用的皮层脑电图只能从一个表面推测病变部位,无法精准监测到病灶位置,此外,脑部神经错综复杂一旦伤及其他神经元,后果不堪设想,而最先进的立体定向脑电图技术能很好避开脑血管及重要脑功能区,通过微创外科手术,将电极放入大脑深部,全面监测癫痫的起源、扩散和症状产生,构建3D的“癫痫网络”,为癫痫外科手术提供更加精准、立体、完整的定位。
手术如期举行。在朱延梅副教授、孙家行副教授及勾海燕主治医师等人的通力合作下,孙家行副教授根据术前初步定位的病灶位置,通过在头部极小的微创操作,利用机器人对病灶进行精准定位后,顺利为王女士植入了7根颅内电极,植入电极后,王女士被送回了病房进行进一步监测。
朱延梅副教授介绍,在患者植入SEEG后的7天内通过立体定向脑电图监测到多次发作,并联合癫痫外科结合颅内电极刺激技术进一步确定准确病灶位置,进而对癫痫病灶进行热凝毁损,将病灶“烧死”。若接受热凝治疗后患者状况明显改善,可以考虑暂时先不进行开颅手术将病灶完全切除。
目前,王女士顺利进行了两次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下热凝毁损治疗后,在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一天也只发作了一次,持续时间仅有几秒钟。“太感谢医生了,我从来没有想过这个病有一天还能治好,30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了,我相信我媳妇会越来越好的。”王女士丈夫激动的说。
朱雨岚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有超过1000万癫痫患者,新诊断的癫痫病人,如果接受规范、合理的抗癫痫药物治疗,70%左右患者的发作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仍有约20%~30%的癫痫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其中部分病人适合癫痫外科手术及神经调控治疗,作为微创、精准、高效的技术手段,该方法为部分难治性癫痫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希望。哈医大二院成功应用国产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SEEG手术,不仅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医疗设备国产化的号召,为患者节省了大笔医疗费用,同时癫痫中心成功运用癫痫内外科、儿科、影像科等多学科合作模式,帮助难治性癫痫患者攻克顽疾、重拾健康、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