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我国儿童专科医院少,儿科医生培养严重不足,据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基层诊所和社区中心都没有专职的儿科医生。此外,儿科疾病症状多种多样,诊疗水平参差不齐,误诊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患儿们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给许多家庭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痛。
8月24日,为提高黑龙江省基层儿科医生的诊疗水平,推动我省儿科疾病的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制度的落地实施,由黑龙江省医学会和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共同主办、哈医大二院承办的“黑龙江省医学会儿童风湿免疫及罕见病专科联盟学组会议暨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全科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在哈医大二院召开。会上,邀请了北京八一儿童医院李南平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冯雍教授等来自国内儿科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围绕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儿童风湿免疫及罕见病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别诊断技能等方面进行了精彩讲座,百余位来自省内基层的儿科医生出席会议。
会议开幕式上,黑龙江省卫生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中心书记兼黑龙江省医学会秘书长马玉杰、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副会长王太和、哈医大二院党委副书记王培军为会议致辞,哈医大二院儿内科二病房主任任立红教授主持会议。
任立红教授介绍,本次会议内容涉及范围广泛,适合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黑龙江省儿科医生。为落实将医疗资源下沉到市县乡村,此次会议不仅有对疑难病例进行病原体基因诊断的前沿课题讲座,还选取了近期儿科热点、实用、贴近基层医生临床工作情况的基础知识专题讲座,对儿科易忽视的症状、易出医疗纠纷的病例、头痛的小婴儿疾病应对措施、临床用药及实验室化验细节等接地气的话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享,使前来参会的县乡一级的基层医生能够学有所得,真正提高基层儿科诊疗水平,让基层首诊制度得到落实。
在本次会议上,哈医大二院儿内科二病房曲辉主任医师进行的《儿童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讲座引起了现场的广泛讨论。儿童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肠道疾病,患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发病率急剧上升,10年增长了12倍,已经从国家罕见病词条中移除,且年轻化趋势明显,因为其腹泻、腹痛、血便、体重下降、生长发育迟缓、肛周病变等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漏误诊率可达近40%。
任立红教授指出,儿童炎症性肠病应引起广大儿科医生以及父母的重视。该病属于终身会复发的慢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须通过长期规范治疗才能使病情不会进一步恶化甚至致残。若能早期诊断、科学正规有效治疗,是可以控制炎症性肠病病情发展的。她提醒说,当孩子出现反复腹痛、腹泻、黏液便血等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且经一般治疗仍不缓解者,应及早到正规医院就诊。目前,哈医大二院多学科协作,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紧跟发展前沿,实现个体化、规范化、精准化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