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省内首例双侧人工耳蜗同时植入术帮助2岁宝宝重新立体聆听世界

时间:2018-07-27 21:20:234  作者:李华虹 杨嘉安 摄影:杨帆  点击:

7月26日,哈医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肖玉丽教授团队为2岁的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宝宝实施了双侧人工耳蜗同时植入术,一个月以后,患儿将告别他的无声世界,和正常孩子一样立体的聆听世界。据悉,这也是黑龙江省首例双侧人工耳蜗同时植入术的患者。

2岁宝宝不会说话 原来是听力出现了问题

2岁的涵涵出生在哈尔滨市,涵涵从小被全家人捧在手心里,但涵涵性格有些“高冷”,同龄的宝宝已经可以说出简单的词、短语甚至是与家长进行语言沟通,涵涵却不会说话。涵涵的父母回忆,从一岁开始,父母在呼唤孩子时,孩子不会转头寻找声源,对很大的声音也不害怕,虽然不会语言交流,但涵涵非常聪明,通过观察家人的眼神、口型、手势、面部表情等就能理解家人想让他去做什么,所以大人并没有注意到孩子听力有问题。直到2个月前,已经将近两岁的涵涵仍然不会说话,这时引起家人注意,带着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

听力测试结果显示涵涵仅对部分听力波段有反应,意味这他仅有少量残余的听力,属于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这个检查结果让涵涵的家人难以接受,涵涵出生后通过了新生儿听力筛查,而且从备孕、怀孕到生产,涵涵的母亲没有接触酒、咖啡等,更没有服用过药物,父母双方的家族也没有耳聋患者。经多方打听,他们来到哈医大二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找到肖玉丽教授寻求帮助。

一次手术 双侧植入 使听力恢复到最佳效果

肖玉丽教授为患儿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推荐患儿家属选择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术,既能减少日后二次麻醉、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还能使宝宝的双耳恢复听力后达到平衡并且更加立体。正如同我们需要两只眼睛来看清整个图像,我们也需要两只耳朵来立体的聆听世界。

肖玉丽教授介绍,人工耳蜗植入是迄今为止治疗严重耳聋最有效的方法,过去往往是在病情比较重的一侧进行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如果另一侧的残余听力可以利用,建议佩戴助听器,但有的孩子双侧耳朵听力都很差,戴助听器效果也不是很好,病情就被搁置了,得不到声音刺激。单侧人工耳蜗植入后,另一侧不植入人工耳蜗或者很长时间后再植入人工耳蜗,治疗效果不佳。

患儿被护士抱进手术间

对于像涵涵这样双耳仅有残余听力的双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患者,医生建议选择双侧同时植入人工耳蜗。虽然双侧聆听和单侧所接收到的声音内容是一样的,但双侧聆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刺激比单侧更快更多,同时,因为单侧植入者在聆听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感官系统,他们的身体综合协调能力通常比双侧植入者略差,这一点会影响到植入者对生活的自信度。可以这么说,双耳人工耳蜗植入后,患儿可以拥有接近健康孩子一样的听力,过正常人的生活。

很多患儿家属担心双侧同时人工耳蜗植入风险较大,但是就手术方面来说,双侧植入的风险非常低,与单侧植入的风险是一样的。

肖玉丽教授正在手术

肖玉丽教授团队在全麻状态下为涵涵顺利完成了双侧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历时2个半小时,植入体完全嵌入骨槽,术中监测双侧植入电极导抗正常,电极反应良好,神经反应遥测正常,这就预示着涵涵在1个月后的开机调试后将重获听力,彻底远离无声世界,通过听觉及言语训练,涵涵可以像正常小朋友一样学说话,以及在今后与人进行正常的交流沟通。

双侧聆听和单侧聆听相比,到底有哪些优势呢?

正常人自出生起就是双声道立体声聆听,双耳聆听可提高声音的音质及舒适度,让声音听起来更加丰富、完整、自然。同一段声音到达双耳都会存在时间差,我们从声音差可以判断出双耳对不同声音强度的分别感受,当声音从左侧传来,左耳听到的声音明显比右耳大,这就是头影效应,时间差和头影效应帮助我们准确确定声源位置。由于双耳时间差和声音强度差的存在,大脑处理声音信号时会更好地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过滤声音,自动屏蔽外部噪音,不仅使我们获得所需信息,还能增高噪音环境中的语言识别率。虽然声音的响度是一样的,但我们感觉双侧同时聆听时声音比单侧更响,这就是听力的总和效应,通常情况下,双耳的听力总和效应可以获得3~5dB的额外增益。此外,双耳听力可以减轻大脑在聆听时的负担,使人们听的过程更加轻松,更加享受听的过程。

相关链接

据了解,最新统计,我国有2700万的耳聋患者,并且新出生的聋儿以每年3万例的速度在增加。1岁到2岁左右是植入人工耳蜗的最佳年龄,但年龄越小,手术存在难度越大,风险更高。哈医大二院在2003年实施了黑龙江省首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近年来共完成1000余例单侧人工耳蜗植入术,这些患者中有5人在术后半年到13年不等的时间内接受了对侧人工耳蜗植入,让许多重度耳聋患者听力得以恢复,通过后期的听觉、语言训练,获得了很高水平的语言理解能力,过上了正常的生活。双侧聆听已经成为现阶段听损人群渴望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