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1 日是世界禁烟日,在哈医大一院的一间手术室里,胸外科王雪峰副教授正在为一名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在显示器上可以清楚的看见患者肺部淡粉色的肺叶上面布满了黑色的斑块——碳末沉着,这就是吸烟患者的标志,烟龄越久,碳末越多。而这位患者已经吸烟有30年了。
吸烟是引起肺癌的首位因素,肺癌也被称为 " 癌王 ",全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最高。胸外科常浩副教授介绍,临床碰到的80%的肺癌患者都是晚期患者,综合治疗后能活过5年的只有10%。香烟点燃后会产生烟雾,烟雾中含有 3000 多种有毒化学物质。如果长期吸烟,烟雾中的致癌物质反复刺激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导致肺癌的危险性就会越来越高。大量研究表明,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原因,与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危险性平均高 4-10 倍,重度吸烟者可达 10-25 倍。
几乎所有的吸烟者肺部都有碳末沉着,王雪峰碰见过最严重的患者,双肺几乎全是黑色。王雪峰副教授表示,很多吸烟者明知吸烟有害,但多少存有侥幸心理,也许咳嗽、慢阻肺、肺癌并没有找到自己,但并不证明吸烟者的身体没有在改变。其实,随着每一支烟的吸入,吸烟者的肺都在发生一点一滴的变化。
常浩副教授介绍,目前国内外对于戒烟的研究证据表明,戒烟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改变:戒烟 12 小时:血液中的一氧化碳回到正常水平。戒烟2个星期到3个月:血液循环和肺功能提升。戒烟1-9个月咳嗽和喘会缓解,肺纤毛开始恢复正常,可以更好的清除肺内的粘液,感染的概率减低。戒烟1年高出非吸烟者的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减半。戒烟5年口腔癌,膀胱癌的概率减半,子宫癌的概率降低到非吸烟人的水平。戒烟15年心血管疾病概率降低到非吸烟者水平。而戒烟后肺癌发病的危险性逐年减少,戒烟 1-5 年后可减半,10-15 年后肺癌的发病率相当于终生不吸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