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党建思政

哈医大“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进课堂第一讲侧记

时间:2015-06-08 16:37:384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点击:

6月5日,原本阵雨多云的天气,下午却逐渐晴朗起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园内,时钟刚过13:10,就有学生陆续走进药学院教学楼十一号教室准备上课,一如往常。但略有不同的是,今天的课是几天前刚刚增加的,课的名称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专题辅导》,标有必修课字样,在大三年级开设。学生们的表情中带着几丝不解和疑惑,也带着一点好奇。疑惑是因为最后一个月,外语四六级和期末考期临近,新加一门思政必修课,还是媒体最近都在报道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么熟悉的内容,有这么紧急和必要吗?好奇是能有怎样的收获和新意呢?

课前十分钟,主讲人马克思主义学院任守双老师来到教室,早有学生提前打开了多媒体设备。课前五分钟,黑龙江省高教工委委派的指导工作的专家陈文斌、孙玉忠和学校党委副书记曹景文也在教室中落座,因为这是哈医大的第一堂课,上级部门和领导都很重视。

13:10,正式上课。因为曾为这班学生讲过哲学心理学等选修课,所以任老师已再次相见缘分不浅的感慨开始了讲课。他先就全国高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形势,和黑龙江省委、省教育厅、省高校工委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四进”、“四信”的文件精神要求,从学时安排、专题内容及主讲人等方面简短地说明了开课缘由。接着,任老师以青年学生应该关心政治为主线,从“五四”、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的实践、南宋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和古希腊柏拉图的“民无政心,愚治为惩”等名言,举例分析了三则近期的时事,谈到了青年学生关心政治就是关心前途命运,应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

在导言部分,任老师简要地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这一专属名词的形成,并且从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主持的中央政治局的集体学习,治国理政新的理念和实践中,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升华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等几个方面,谈到学习讲话精神是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奋进力量的迫切需要,是把握发展大势、明确前进方向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解第一专题《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针对学生们对此话题非常熟悉,难以讲出新意这一难题,任老师在分析现实国际局势,就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等重大曲折,剖析西方资本主义科技发展、社会福利、宗教价值等方式自身调节,以及评价国内外较有影响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宪政思潮、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的基础上,以设问的形式导出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在具体讲解,习总书记的具体五个方面的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时,任老师打通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势与政策等四门课程,从历史和思想渊源,以及实践发展中的正反经验总结和提升等角度,进行学术思路梳理,让学生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任老师运用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和事例,生动幽默、逻辑严谨、学理清晰、层层深入的讲解,引发了学生兴趣和思考,使他们深入理解了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达到了入耳入脑入心。省里专家和校领导也都对此次课给予了较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