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21日,学校在北京大学医学部举办“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管理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期)”。副校长、地病中心主任高彦辉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副主任段丽萍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

段丽萍强调,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学位法的实施和AI技术的发展,医学院校要根据医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需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希望通过此次培训班的举办,能为哈尔滨医科大学的管理干部提供高水平的学习交流平台,助推医学教育的进步,共同探索医学教育的未来发展。

高彦辉对北京大学为本次管理干部培训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举办本次培训班的目的和意义。他强调,随着学校第二十一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已提升到新的高度,即全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科大学”。在这一关键阶段,管理干部作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乘势而上、砥砺前行,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努力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对参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坚持系统学习,更新管理理念。面对医学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新技术方法的涌现以及学生群体素质的变化,管理干部要系统学习前沿的管理理念,及时更新思维方式,确保学校各项事业始终保持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创新。参训干部要结合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思考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将新理念、新方法应用到部门工作实践中,推动管理创新。三是要坚持勤学善思,提升学习成效。在为期5天的培训中,参训学员要珍惜时间,严格遵守培训安排,认真学习北京大学在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与授课专家互动交流,确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本次培训由北京大学、北大医学部以及行业内众多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授课教师,共5天,40学时。学校共有35名管理干部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四类课程:知识技能提升类,职业素养塑造类,医学教育发展类,文化精神传承类。形成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参训干部的综合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小组研讨、交流沙龙和移动课堂相结合的方式,为参训干部带来了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体验。参训学员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在小组研讨和学术主持中也展现出高度的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更是思维的重塑,并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更高效的工作状态,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培训班的举办,是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北京大学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黑龙江省政府与北京大学战略合作框架的具体实践。学校以管理干部能力提升为支点,通过校际协同创新、长效赋能机制,全面助推我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科大学”注入强劲动能。根据《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委托培训协议》,学校将与北京大学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合作,除管理干部培训班之外,学校将选派优秀青年教师赴北京参加为期两周的“北京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卓越教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王小雪,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吴玉华,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执行院长张娟,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蔡景一出席开班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