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哈医要闻 > 正文

哈医要闻

一院耿硕医疗团队荣获“骨科创新与转化奖”全国二等奖 耿硕获“十佳骨科科普使者”称号

时间:2018-11-27 14:05:584  作者:张新浩 摄影:徐征宇  点击:

11月21日至24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三届COA学术大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召开。作为中国骨科的顶级盛宴,据大会主席张英泽院士介绍,本届大会国内外参会的注册代表人数达25429人,大会收到稿件25191篇,均超过以往,达到历史新高,会议规模不仅在我国骨科领域,甚至在全球医学专科会议中,也堪称第一。

在本次COA大会的“骨科创新与转化奖”评选当中,来自黑龙江省哈医大一院骨科的耿硕医疗团队凭借题为《人工智能三维关节置换手术规划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在全国30个顶级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最终荣获全国二等奖。这一成绩是目前人工智能方向在国内骨科顶级会议上斩获的最好成绩,同时也实现了黑龙江省骨科专业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为我省、学校和医院争得了荣誉。

创新来源于基础,转化服务于临床,创新与转化之路任重而道远。据了解,“骨科创新与转化奖”是由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设立,旨在鼓励更多青年骨科医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取得更多突破性研究成果的同时更好的将其转化应用于临床,进一步服务广大骨科疾病患者。

在诸多创新转化机遇中,人工智能技术无疑是最具有前景的。作为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较量中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技术领域,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已经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

自2016年哈医大一院数字骨科成立以来,在骨科主任毕郑刚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耿硕医疗团队一直把握前沿科技和时代脉搏,致力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骨科复杂疾病的诊疗,并在3D打印复杂创伤模型,计算机胫骨截骨导板、椎弓根植入导板设计,数字化模拟关节置换手术等诸多领域取得省内突破性进展。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哈医大一院耿硕医疗团队继续紧跟国家战略,迎难而上,结合临床实际问题和需求,与北京长木谷医疗联合开发出了人工智能三维关节置换手术规划系统(AI Planner)。据耿硕副教授介绍,作为骨科中对规划和精准度要求极高的手术,如何高效、精准地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仍是很多医生所面临的挑战。AI Planner在哈医大一院骨科的主导下,吸收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关节置换理念,结合了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乔治亚理工学院最顶尖的人工智能和软件工程技术,通过骨科大数据的建立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攻克了影像学的标准化三维重建、人工智能假体放置等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该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零突破,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地位,为更好地服务龙江患者,乃至全国患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次COA大会创新与亮点颇多,首届全国骨科大夫­­科普大赛决赛也在本次大会上拉开了帷幕,经过层层选拔的10名决赛选手在COA2018会场展示了他们的科普风采。决赛由邱贵兴和张英泽两位院士,以及田伟、王坤正、刘璠、翁习生、陈世益、唐佩福、海涌、李箭、余家阔、林进、梁裕、史建刚、蒋毅和任大江等多位国内骨科顶级专家坐镇评选,与来自人民网及搜狐健康网的媒体人士,组成了现场评审团。决赛中,哈医大一院骨科耿硕副教授一路披荆斩棘,在决赛中以《民以食为天,骨以补为先》的骨质疏松症专题讲座,赢得了与会专家与评委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赞扬。最终荣获了全国“十佳骨科科普使者”的称号。这既是专家们对耿硕医生专业水平的认可,更是对哈医大一院骨科整体业务水平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