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1926年伍连德博士创建了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开创了东北地区中国人自办医学教育的先河。90年的征程,哈尔滨医科大学传承伍连德博士“赤诚爱国,自强创业”的精神,发扬中国工农红军卫校“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光荣传统,恪守“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学校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医、教、研、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药卫生人才,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于2015年正式成为部委省共建大学。盛世华诞,哈医大人本着节俭务实的作风,秉承以“学生、学者、学术”为重的理念,通过开展各类学术文化活动来庆祝母校的生日,为学校九十年华诞献礼。
5月5日下午3:00,哈尔滨医科大学主楼三楼演讲厅座无虚席,许多听众站在会场两侧,聆听校长杨宝峰院士《医学创新给我们的启示》的精彩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党委副书记曹景文主持,副校长袁重胜、纪委书记孙同波和机关各部门的同志与青年教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代表一同聆听了讲座。
在讲座中,杨校长首先介绍了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长链非编码RNA(IncRNA)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以及心肌修复的新机制等,并分析讲解了抗衰老研究和肿瘤领域的最新进展,杨校长在讲到每一项新进展时,都引导着同学们思索科学成果带来的启示,指出医学探索的方向,鼓励学生去思考、去研究。通过介绍我国首位医学诺贝尔获奖者屠呦呦教授发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的研究之旅,讲述了张亭栋教授探索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艰辛之路,历数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器官移植领域的一座座丰碑,激励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在科研道路上奋勇前进!
杨校长以其大家风范、高瞻远瞩的独特视角,拓宽了青年学者的学术视野,启迪青年师生的科研之路,更为研究生的成才成长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此次学术活动,正式拉开了建校九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帷幕。
杨宝峰校长做报告
曹景文副书记主持报告会
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