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1日电(刘璐)近日,哈医大四院普外五病房李广恩教授团队成功完成TAPE手术,助力巨大腹壁缺损患者重获新生。
患者为70岁女性,因既往腹部手术后并发耻骨上切口疝,二次接受传统开腹修补术失败,术后1年复发,疝囊体积进一步增大,腹壁缺损范围达25cm×15cm,伴随严重腹腔粘连。患者因长期腹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四处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辗转找到哈医大四院普外五病房李广恩主任医师。

根据患者病史李广恩教授对患者病情做出了精准的分析判断:疝环位于耻骨联合上方,紧邻膀胱、子宫及髂血管,分离过程中极易损伤周围脏器及血管,缺损面积远超常规切口疝(通常<10cm ),传统缝合修补难以实现无张力闭合,多次手术史导致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尤其是腹膜前间隙闭锁,增加术中分离难度及术后并发症风险,患者已历一次修补失败,局部组织瘢痕化严重,生物力学性能显著下降。如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大切口暴露术野,虽能直视下分离粘连,但创伤大、术后疼痛剧烈,且易加重腹壁组织缺血,导致补片感染或再发疝。对于巨大缺损,强行拉拢缝合会显著增加腹内压,诱发呼吸功能不全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耻骨上区域解剖结构复杂,膀胱前间隙腹腔镜操作空间狭小,需精准辨识膀胱边界以避免穿孔。此外,巨大缺损需大范围覆盖补片,如何在固定补片的同时避免损伤髂血管及神经,对术者技术要求极高。

针对上述难题,李广恩教授团队决定采用“腹腔镜下膀胱前间隙分离联合TAPE (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Enhanced) 修补术”,结合结构生物力学重建与微创理念,实现“精准、稳固、低复发”的治疗目标。

李广恩教授强调,巨大耻骨上切口疝的治疗需从“解剖修补”转向“功能重建”,腹腔镜TAPE手术以“微创、精准、强韧”三大优势,为复杂耻骨上切口疝患者提供了颠覆性的解决方案。尤其对于多次手术失败或巨大腹壁缺损患者更为有效。健康腹壁,重拾自信人生——以技术创新守护患者生命尊严!
专家简介

李广恩
普通外科五病房
主任医师 教授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8:00-11:00
出诊地址:门诊三楼外科门诊四号诊室
办公室电话:0451-82576656
联系电话:13634881215
业务专长: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 24年,主要从事胃肠、胰腺、甲状腺、乳腺等良恶性肿瘤及疝、胆囊等疾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工作。除普外科常规开放手术外,重点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是省内最先开展腔镜甲状腺手术医生之一,同时也是哈医大四院普外科最早取得达芬奇机器人执业证书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始终贯彻”微创外科”理念。应用腔镜微创技术,在治疗胃肠肿瘤、甲状腺癌、胰腺肿瘤、肝胆、各类疝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完成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九百余例,参与并完成全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三十余例,完全机器人下胰十二指肠切除二十余例。省内最先参与并开展经口腔镜及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三十余例,颈部淋巴结清扫十二余例,填补了黑龙江省的空白。先后两次获黑龙江省医疗卫生新技术应用二等奖,并于 2021年代表哈医大四院参加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举办的,”金手指”甲状腺疾病规范化诊治全国手术视频大赛中获得第二名。除繁重的临床工作外,每年承担哈医大四院临床本科教学及住院医师规培等教学任务,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篇。撰写发表五万余字论著《实用临床诊断与治疗》一部,国家专 利三项。
学术兼职: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医用机器人分会甲状腺学组委员兼秘书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腔镜甲状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黑龙江省中西结合学会第四届甲状腺病分会副会长
黑龙江省抗癌协会甲状腺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学会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疝与腹壁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甲状腺手术神经监测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