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风办投诉电话:859398066 收受“红包”信访电话:85939838

李学奇博士生导师

职 务:心内六病房主任

职 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亚太心脏病学会会员

中华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心脏介入培训中心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预防保健学会心脑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委员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委员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

黑龙江省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

黑龙江省医师协会——理事

业务专长

1982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87年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内科学硕士学位,1994与1997年分别赴日本北海道大学医学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留学(心脏介入技术研修)。从事心血管专业30年,在常见、多发、复杂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享有较高声誉,专长于心脏介入诊断与治疗,有30,000例次以上的心脏介入手术经验。1986年,成功地安装了黑龙江省首例双腔心脏起搏器。1992年,在全国开展首例经皮穿刺心包引流术(健康报1992),同年与心外科合作开展我国首例存活时间最长的心脏移植,担任受体移植前后的内科治疗与排斥反应监测与治疗长达12年余。1996年,率先在黑龙江省开展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1997年,在全国首例开展射频消融病变部位治疗室性早搏(临床心脏起搏电生理杂志1997),至今这一治疗技术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1998年,在临床上首次开展双腔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时至今日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心力衰竭已成为全球心血管医生们的共识。开展心室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在我省植入第一例ICD、CRT-D,第一例双心房同步起搏器治疗阵发性房颤,第一例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第一例先天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和房缺、室缺封堵术。2004年在全国安植了第一例数字式起搏器(新晚报2004)。2005年,率先在东北地区开展冷冻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2006年,率先在黑龙江省内开展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指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房颤。2008年8月,带领心内科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快慢综合征消融术和房性早搏消融术,同年12月在全国首先提出间隔旁路新的鉴别诊断流程。2011年在国内首创采用三维激动标测技术治疗房性早搏,取得良好效果。在冠脉分叉病变以及CTO病变介入治疗方面经验丰富,2007年在全国率先应用逆行钢丝技术治疗冠状动脉CTO病变(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会议2007),并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2008年创新发展了全逆行技术治疗冠状动脉CTO病变,2009年创新开展了反向CART技术治疗冠脉CTO病变,使我院的冠脉CTO病变开通率达到90%以上。 2010年,李学奇在国内首次应用Corsair微导管逆行操作技术成功开通复杂CTO病变,进一步提高了我院冠脉CTO病变的成功率。2011年,在国内首次应用正、逆向微导管对吻技术治疗CTO病变,获得成功,从而保持了我院乃至我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目前正专注于骨髓干细胞移植基础研究、心律失常与恶性心律失常的防治基础研究、心力衰竭以及慢血流现象的冠脉微循环变化的临床研究。

联系我们

总 机:0451-82576999

医务部:82576516 24小时咨询电话:82576777 82576888 82576999

门诊导诊:82576617 门诊部办公室:82576607

松北院区门诊:85716262 85716222

松北院区急诊:85716333

微信服务号

抖音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