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心血管专科医联体签约启动仪式在哈医大二院隆重举行,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与道里区人民医院及其辐射的18个社区医院、5个乡镇医院共同组成心血管专科医联体,以“3+2+1”(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社区医院)专科医联体模式,建立以心脏疾病治疗、心脏康复、心脏保健为一体的科学、完整的心脏健康诊疗体系。在医联体框架内,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将与道里区人民医院、道里区人民医院与下辖社区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协议,实现医疗资源三级联动,哈医大二院提供技术支持、人员培训、就医指导等多种多样的医疗技术服务,提高合作医院的医疗水平,道里区人民医院发挥快速便捷、康复保健的医疗服务优势,真正使心脏疾病患者享受到“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诊疗模式。

二院院长张斌(中)、党委副书记王培军(左二)陪同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区长肖彬(左三)、副区长包亚奎(左五)一行参观心内科导管室,并交流医联体建设合作经验

心内科主任于波、道里区人民医院院长兰朝军与道里区社区卫生中心主任签署三方协议建设心血管专科医联体
4日下午14时,哈医大二院与道里区人民医院、道里区基层医疗机构共同签署了三方协议,组建心血管专科医联体。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区长肖彬、哈尔滨市道里区政府副区长包亚奎、哈医大二院院长张斌、党委副书记王培军、心血管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哈尔滨市道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姜春雨、哈尔滨市道里区人民医院院长兰朝军,道里区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院长等参加了签约仪式。哈医大二院、道里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医务人员和道里区全体基层家庭医生等一百余人聆听了随后举行的学术交流和学术报告。
胸痛中心联盟为心血管专科医联体建设奠定现实基础
据了解,2017年4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开展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建设,是深化医改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有利于医疗资源上下贯通,提升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更好实施分级诊疗和满足群众健康需求。此次指导意见所言明的医联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对医联体的功能与目标进一步做了明确。医联体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要求试点省份的三级公立医院要全部参与并发挥引领作用,每个地市以及分级诊疗试点城市至少建成一个有明显成效的医联体。同时,还需要探索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除了地市级医院与基层、社区医院的联合,还要求县级区域内也进行医联。
3+2+1专科医联体模式,就是由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专科共同建立三级专科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内实行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下级医疗机构可将急危重症的患者通过绿色通道转往上级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将进入恢复期的患者转回下级医疗机构。上转重症患者直接入住重症病房,转诊就诊、检查患者以预约形式优先就诊。同时,上级医疗机构还为下级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对符合标准的检验检测结果在医联体内执行检验结果互认。以本次签署的“3+2+1”专科医联体模式为例,家住哈尔滨道里区的心肌梗死患者可由绿色通道直接进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CCU救治,通常情况下,心肌梗死患者渡过第一天急救期和前三天的危险期,可以进入道里区人民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既减轻了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人满为患的现状,也大幅降低了患者就医的费用。
此外,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专科医联体还将围绕心血管疾病预防、诊疗、人才培养、双向转诊、临床研究、康复医疗等方面,通过网络培训、远程会诊、专家义诊等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层次业务合作。
哈医大二院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内科主任于波介绍,哈医大二院心内科在医联体建设方面具有充分的现实基础。首先,多年来,哈医大二院胸痛中心已经建设发展成为东三省领军的心血管疾病急救中心,以胸痛中心为核心,与省内数十家医院结成了心血管疾病救助联盟,建立了较为庞大的局域网络。其次,以120为衔接的救治体系中,哈医大二院心内科率先实现双向转诊,建立并成熟运作了上级医院负责危重患者救治,后转入下级医院进行康复治疗的治疗模式。此外,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专家团队一直致力于我省心血管疾病诊疗基层建设。近年来,哈医大二院心内科专家团队在全省13个地市,进行了24站的巡讲,帮扶省内56家医院培养介入治疗团队,开展先心病全省筛查工作,累计6万余人次,充分了解了基层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和发展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做好技术帮扶、人才培养,发挥大医院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
医联体迅速落户冰城 以经验推动政策落地
据哈医大二院院长张斌介绍,根据国家卫计委提出了四种医联体模式,黑龙江地区实际有五种形式,城市大型三甲医院主要涉及四种典型医联体形式,即:城市医联体、城乡医联体、专科医联体和互联网医联体。目前,哈医大二院率先迈开了我省医联体建设工作的实际步伐,为我省医联体建设发展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哈医大二院以医疗卫生三下乡工作为基础,积极推进各类医联体建设。在探索医联体工作模式中,哈医大二院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本医院的特色,首先在城市医联体建设过程中进行有益的尝试。哈医大二院自1996年三下乡以来,哈医大二院共派出680余批医疗队,医务人员5500余人次,诊疗病人41万余人,手术1660余例,为基层培训医务人员11000余人次,支援药品设备等物资270余万元,截至2016年底,共建立协作医院206家。哈医大二院城乡医联体的主要建设方向,即将在这206家协作医院展开。
在城市医联体建设方面, 2006年哈医大二院与哈尔滨市卫生局联手,签署协议建立哈市首家社区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为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推动哈尔滨市社区卫生建设全面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到2010年,哈医大二院共完成哈市16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500余名社区全科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哈医大二院联合了道里区人民医院、平房区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城市医联体建设途径。
在互联网医联体建设方面,哈医大二院互联网医疗体系始建于2003年,目前已经与国内和省内一百多家医院建立了远程会诊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医院开展互联网医联体建设工作,针对边远地区,主要依靠信息化手段发展远程医疗协作网络,并以远程教学、远程培训等方式开展医疗技术培训。
张斌院长介绍,哈医大二院学科和专科建设成果显著,一些学科和专科在省内和全国享有较高声誉,在专科医联体建设方面,哈医大二院也走在了前面。目前,哈医大二院呼吸专科、心血管内科、疼痛科、重症医学科、骨质疏松与骨关节病专科、加速康复外科、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等陆续在全省范围内率先牵头建立省内专科医联体。以专科协作为纽带,由技术力量强的特色专科组建区域特色专科联盟,着重提升重大疾病的救治能力。
针对道里区医联体建设的实际情况,道里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姜春雨局长介绍,多年来,道里区区委、区政府对民生事业和卫生计生事业高度重视,全区卫生计生系统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为方便群众就医,减低诊疗费用,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此次与医大二院联合成立3+2+1模式的专科医疗联合体,是道里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不仅有助于提高道里区心血管疾病医疗救治能力,缩短患者转诊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心血管患者带来福祉,同时也为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道里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做出了一个新的尝试,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