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新闻动态
  •   >   正文
  • 首页

    器官捐献 让生命得到延续

    发布日期:2017-09-12    浏览次数:

    9月10日,黑龙江省第一届“肝友会”——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友联谊会,在哈医大一院学术报告厅楼举行。

    19名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3名活体捐献肝脏的捐献者还有他们的家属,哈医大一院消化病院院长姜洪池教授,长江学者、肝脏外科主任刘连新教授,感染科主任李用国教授,腹部超声科杨秀华教授,医务部主任彭相文,及那些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刻帮助他们的医院器官捐献管理人员和医务工作者、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器官协调员,聚在一起,共同分享他们的喜悦,也向那些他们说不出名字的、献出自己肝脏的人们,说一声感谢。

    会议由肝脏外科杨海彦副教授主持,姜洪池教授、刘连新教授、李用国教授、彭相文主任先后在会上致辞,并祝愿肝脏移植患者身体健康。随后,参会的肝移植患者在现场介绍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向器官移植医务人员和捐献者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如果有更多的人能在最后时刻,捐献出珍贵的器官,我们就一定会去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刘连新教授表示,“此次肝友联谊会目的之一就是要大力倡导大家进行器官捐献,脑死亡(DBD)或心脏死亡(DCD)患者的器官移植成功率都是很高的。”

    终末期肝病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后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日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刘连新教授介绍,“目前正在排队等候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有100人,其中多数患者都是在等待中死去,因为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愿意捐献器官的人太少了,这成为肝移植手术的最大阻力。”

    据悉,哈医大一院是我省唯一有资质开展肝移植手术的医院,但去年我省有82名患者接受肝移植手术,在哈医大一院手术的只有8例,其他患者全部去外省等待接受手术。我省的百姓对器官捐献认识不足是造成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在我省,每天都有因车祸、外伤、脑出血等因素离世的人,这种情况下,如果他们愿意捐献自己的肝脏,肾脏、心脏、角膜等,会挽救很多濒临死亡、需要器官的患者。

    我国器官移植缺口巨大,我省器官移植缺口更大,几乎每天都有人在等待中遗憾离开。所以说,器官是很稀缺的资源。刘连新教授倡议:我国虽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观念,但是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能接受器官移植,倡导器官捐献,必将使器官移植事业得以发展。当全社会的人看到器官移植患者今天的精神状态,就会明白,捐献器官,会使患者生命得以延续,使爱得以传承。

    黑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医院管理处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谷歌,360及ie8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