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前身是1959年组建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内科血液组,至今已有50多年治疗血液病的历史,1999年正式组建哈医大一院血液内科。
2005年被评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十一五”期间成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2007年学科梯队成为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现省人社厅领军人才梯队),在“十一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评审中取得“优秀”成绩,在原有三级学科重点学科合并后,所在内科学专业为“十二五”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2005年通过国家临床药理研究基地评估,2006年成为卫生部授权专科医师培训基地。2011年获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黑龙江省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单位。
学科包括普通血液病病房、淋巴瘤病房、儿童白血病病房、造血干细胞移植病房和血液肿瘤中心实验室。
学科现有病床175张,年门诊量超过万人次,住院人数五千余人次。进行各种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及各种出血性疾病的诊疗,为省内外广大血液病患者做了大量工作。学科检验室可进行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方面的检测,可支持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工作。
本学科在应用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方面在国际上一直保持领先水平。上世纪70年代,哈医大一院在世界上首次应用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但其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应用,血液内科周晋教授创立了“亚砷酸持续缓慢静脉输注法”,明显减轻了临床中高白细胞血症、长QT间期综合征等临床难题。全国各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不断慕名而来,并得到了满意的治疗。周晋教授在国内首先应用的“羟基脲脉冲疗法”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优异的治疗效果并节省了患者的花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