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10月 邓小平同志为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 题词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中文   |   ENGLISH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通知公告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
 
 
地方病防治核心信息
 
发布时间:2018-04-18
 

一、碘缺乏病

(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1. 碘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

2. 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3. 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1~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听力障碍、智力损伤等。

4.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因此,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

5. 妊娠期和哺乳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6.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7.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8.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9.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10. 自2000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11.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12. 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13.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二、地方性氟中毒

1. 地方性氟中毒简称“地氟病”,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人体通过饮水、空气、食物、茶等介质摄入过量氟而导致的全身性慢性中毒病变。地方性氟中毒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2. 地方性氟中毒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除上海市、海南省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区,分3种类型,即饮水型、燃煤污染型和饮茶型。

3. 饮水中氟化物超标是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4.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灶做饭或敞炉灶烤火、熏烤粮食、蔬菜等,造成室内空气氟含量过高,污染粮食及其它食物,使人体摄入过多的氟。

5. 高氟砖茶和特殊的饮食砖茶习惯(奶茶、酥油茶、砖茶水等)是导致病区居民氟摄取过量而发生饮茶型氟中毒的原因。

6.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型集中式供水氟含量限值为1.0mg/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氟含量限值为1.2mg/L。我国砖茶含氟量标准规定,砖茶含氟量不超过300mg/kg。

7. 消化道是氟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

8. 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氟斑牙表现为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出现粉笔样白色、黄色或棕色,严重者出现缺损。氟骨症表现为骨关节疼痛、变形、功能障碍,严重者丧失劳动能力甚至瘫痪。

9.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改换低氟水源,如打低氟深水井、引江河湖泊等低氟地面水,干旱缺水地区可窖水或屋檐集水。在无低氟水源的病区,可选用铝试剂、羟基磷灰石、骨炭等除氟剂化学除氟,也可用电渗析、反渗透等物理降氟方法。

10.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是:改炉改灶,改变传统的敞炉敞灶燃煤习惯,必须保证炉灶要有烟囱和炉盖,或使用电等清洁能源;不要将食物悬挂在炉灶上方熏烤,采取自然晾晒或利用烤烟房烘干,密闭储存食物,在食用前要进行淘洗,以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

11. 对于长期大量喝砖茶而导致的饮茶型地氟病,主要的防治办法就是不喝劣质的砖茶。

12. 目前尚无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特效药物,主要靠预防。减少机体对氟的摄入,改善生活条件,增强机体抵抗力。

13.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儿童应避免使用含氟牙膏。

三、地方性砷中毒

1. 地方性砷中毒简称“地砷病”,是是居住在特定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居民长期通过饮水、空气、食物摄入或吸入过量的无机砷而引起的以皮肤色素脱失和/或过度沉着、掌跖角化或癌变为主的全身性慢性中毒。地方性砷中毒是一种地球化学性疾病。

2. 环境和/或生活饮用水中砷元素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但无砷中毒病情发生的地区为高砷区。环境砷含量超标,但只发现可疑砷中毒患者的地区称为潜在病区。有确诊的砷中毒患者的地区称为病区。

3.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包括高砷区和潜在病区)在我国大陆分布广泛,共涉及19个省、自治区。病区分2种类型,即饮水型和燃煤污染型。

4. 饮水中无机砷含量超标是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

5.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大型集中式供水砷含量限值为0.01mg/L,小型集中式供水和分散式供水砷含量限值为0.05mg/L。

6. 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居民长期使用无排烟道的土炉灶做饭或敞炉灶烤火、熏烤粮食、蔬菜等,造成室内空气砷含量过高,污染粮食及其它食物,使人体摄入过多的砷。

7. 在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长期慢性中毒可能导致恶性肿瘤发病增加,各器官和系统均有可能发生,以皮肤、呼吸、消化和泌尿等器官和系统比例为高。

8. 改饮低砷水是预防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最有效的措施。

9. 燃用低砷煤、改炉改灶是预防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的主要措施。

10. 目前尚无治疗地方性砷中毒的特异性有效药物。治疗原则:一是驱砷治疗,促进体内毒物排出;二是对症综合治疗。

四、大骨节病

1.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疾病。

2. 大骨节病发病主要在儿童期,发病早期骨关节疼痛,手指弯曲或指末节下垂。

3. 大骨节病轻者关节粗大、疼痛、活动受限,重者身材矮小、关节畸形,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终生残疾。

4. 大骨节病重在预防。关节已经发生变形,其病变是无法治愈的。

5. 大骨节病病区可因地制宜地采取旱田改为水田,改主食玉米为大米或改种蔬菜或经济作物或在适宜的山区,退耕还林、退耕还牧或搬迁,主食粮食由市场购买。

6. 在大骨节病病区推广科学种田,快收快打、防霉防潮、干燥贮藏。

7. 大骨节病发病与居住环境易导致粮食中致病因子超常聚集、生活水平低下有密切关系。致病因子初步认定是真菌毒素。

8. 大骨节病的关节增粗、变形,目前还没有确切、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原则上可参考现行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五、克山病

1.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临床上分四种类型,急型、亚急型、慢型和潜在型。该病主要侵犯心肌,表现为心肌的变性、坏死、修复等改变。

2. 克山病多发人群为生育期妇女和儿童,其中北方病区急型克山病以生育期妇女多发,南方病区亚急型克山病几乎全部发生在儿童,特别以2~7岁幼儿多发。

3. 克山病与膳食营养关系密切,膳食结构单一、营养低下和低硒可使发病增加。

4. 克山病多发生在病区农村食用自产粮人群,食用非病区粮不发病。

5. 克山病的临床表现,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心难受、胸闷、恶心、脸色苍白、下肢浮肿等症状体征。

6. 急型克山病治疗的关键是要做到“三早,一就地”,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地静脉推注大剂量维生素C和采取升压、扩容、亚冬眠、纠正心律失常等对症治疗措施,多数病人均能缓解症状。

7. 亚急型克山病治疗应针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采取对症治疗,出现心源性休克时按急型处置。

8. 慢型克山病要注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要抓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纠正心律失常、营养心肌及对症治疗等6项原则。

9. 克山病是可以预防的,提高生活水平,改善膳食结构,增加营养,减少发病诱因。大面积预防可投放硒盐,小面积预防可投放硒片。

10. 克山病病因主要有三种学说,硒缺乏+某因子(SeD+α);与肠道病毒特别是柯萨奇病毒感染高度相关;谷物污染所产生的黄绿青霉素(CIT)。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邮编:150081   电话:0451-8666476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谷歌,火狐,及ie9以上浏览器进行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