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文化 · 学术与交流 · 正文

学术与交流

我院张红教授受邀在世界眼科大会ARVO讲座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4/30 点击量:

2019年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ARVO)年会于2019年4月28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年会(ARVO)是世界上最大的眼科与视觉研究人员的聚会,有来自全球75个国家的11000余名基础和临床研究人员与会,其中45%的与会者来自美国境外。

视觉与眼科研究协会(ARVO)成立于1928年,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受尊敬的视觉和眼科研究组织,会员包括来自世界75个国家的近12000名研究人员。ARVO的使命是推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研究了解视觉系统预防、治疗和治愈相关疾病。ARVO鼓励并协助眼科及视觉科学的研究、培训、出版以及知识共享。

当地时间28日下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张红教授受邀汇报其团队最新的研究成果。

从人角膜基质细胞到多潜能干细胞角膜位于眼的最前部,是一片圆形透明的无血管结缔组织,它与巩膜相连形成眼的最外层结构,是眼部最重要的屈光间质,它的作用是将物体的光折射到眼后段的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任何角膜病变使角膜的透明性、形状、完整性发生变化都可以引起视力下降。角膜同时还作为眼睛的主要保护屏障来抵抗感染以及机械损害对眼内部结构的损伤。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时,角膜会首先受伤,继而发生混浊、破裂或感染,直接导致视力严重损害。此时角膜失去透明性,变混浊,而眼球内部结构正常。这种情况被称为角膜盲。

角膜盲是即白内障,青光眼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外的第四大眼盲,占全世界眼盲患者的5.1%。眼外伤和角膜溃疡是角膜盲的主要原因,每年因此而新增1.5-2百万的单眼盲病例。角膜盲很难治疗,现阶段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角膜移植术。角膜移植术就是以透明的健康角膜代替混浊病变角膜的方法。其手术的重点是需要获得人类供体提供的健康的角膜组织,然而供体的获得是非常难的。尽管全层角膜移植术已经成为大多数角膜疾病的治疗方法,但是会有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如免疫介导的排斥反应,移植后并发青光眼和术后角膜散光等。因此,寻求一种理想的方法如仅替换受损的角膜层,保留自身健康的角膜部分,这样可以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寻求更适合角膜移植的材料来避免现今所遇到的供体和排斥的问题是患者、眼科医生和卫生系统的重要课题。

张红教授团队多年致力于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最近团队应用角膜移植术后剩余的人角膜缘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培养出人类的角膜基质细胞。相比与细胞系来说,原代培养的细胞其形态及功能都更接近人类体内细胞。团队成员应用细胞转染技术,将人角膜基质细胞基因重编程,使其成为具有无限分化能力、同时又具备人角膜基质细胞特性的干细胞。

角膜基质细胞和角膜内皮细胞是人类胚胎时期由神经嵴细胞分化而来。有研究者证实,同一起源的细胞更容易互相转化。团队成员将重编程而来的多潜能干细胞及皮肤来源的多潜能干细胞诱导同时分化成神经嵴细胞,发现人角膜基质细胞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更容易向神经嵴细胞分化。同时,可能更容易向同起源的、难分化的角膜内皮细胞分化。

相关论文发表于干细胞领域的前沿杂志《Stem Cell Research》(2区),文章的第一作者是Timur Bikkuzin和石妍博士,通讯作者是张红教授。

小结

张红教授团队基于多年对角膜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应用人角膜基质细胞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其向神经嵴细胞来源的体细胞的分化能力更强。同时获取途径容易,诱导方法简单。这一研究结果将为今后干细胞组织工程角膜的研究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从而解决供体缺乏的问题。

上一条:眼科人工智能与医工联合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黑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