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院宣传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新技术】我院张弘教授成功开展飞秒激光弧形角膜切开术
来源: 发布日期:2024/07/10 点击量:

角膜移植术是用健康透明的供体角膜替换病变角膜,治疗角膜疾病,从而达到治疗和复明的效果。然而,尽管角膜移植手术可以显著改善部分异常视力状况,但在手术后,角膜的曲率可能仍然不均匀或发生变形,从而引起散光。散光症状可能导致远处物体模糊、扭曲和不清晰,十分影响患者视觉质量。对于无法验配传统框架眼镜和接触镜的患者而言,手术治疗无疑是较好的选择,相较其他手术方式而言,散光角膜切开术(Astigmatic keratotomy,AK)是矫正散光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AK矫正角膜散光是一个已经广泛应用的手术,传统的AK手术无法控制手术的精确度,应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FS-AK手术(Femtosecond laser assisted-AK)即飞秒激光辅助AK术,可以更加精准,实现安全有效的角膜散光矫正。

 

FS-AK已顺利开展三例

11月25日,哈尔滨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院长兼眼科党总支书记张弘教授完成黑龙江省首例FS-AK手术,在视光中心的全力配合下,成功为3名角膜移植术后出现高度散光的患者进行了FS-AK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术后患者视力恢复良好,患者表示:“做完手术后看东西比之前清晰,眼睛看近处东西的疲劳感也减少了,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以后的工作学习效率肯定会提升很多的!”

开启角膜移植术后散光矫治新篇章

此次在患者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行FS-AK的治疗结果,术后三天的复查中,患者散光度数平均减少了3.0D,屈光状态较稳定的两位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visual acuity,BCVA)分别从0.5提高到0.7和从0.6提高到0.7。预计将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工作。

张院长表示:角膜散光是角膜移植术后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散光是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外界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焦点,而是两条焦线,引起的视力异常。散光极易影响视觉质量,与其他屈光不正相比更易导致视疲劳。

对角膜移植术后出现大散光且难以用常规光学手段进行矫正的患者临床矫治方法包括巩膜镜、散光角膜切开术、角膜楔形切除术、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角膜基质环植入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等。每种手术方式均有其适用范围和一定的局限性。相较其他手术方式而言,AK是矫正散光较为常用的手术方式,其具有精确性高、对眼部损伤较小、恢复时间快、手术难度较小和可个性化治疗等优势。据文献报道,散光矫正量可达3~5.3D,但也有学者认为矫正量可高达10~11D。飞秒激光的辅助提升了手术的精度和准确性,从而使结果变得更可预测。未来应聚焦于设计更加细化的角膜移植术后FS-AK治疗高度散光的参数设定指标,以帮助手术医生更好的为患者选定治疗参数,从而提高矫正率。此外,随着患者数量的提升以及随访时间的延长,我们对FS-AK术后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了解将会更加完善。

 

上一条:【喜讯】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张弘教授连任黑龙江省眼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
下一条:【科普】关于眼睛红您应该知道的点点滴滴

黑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