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四病房副主任张丽琼教授接诊了一位中年男性,主诉双眼视力下降半年余,否认眼球转动痛、视物变形、颜色改变,无明显头痛、恶心及呕吐,无眼红黑影及闪光感。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手术史,输血史、冶游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视力呈现进行性下降,但从未就诊及治疗。
张丽琼教授给患者进行了详细的眼科检查发现患者右眼视力0.02,左眼CF/5cm,眼压TR 14mmHg,TL 13mmHg,双眼前房常深,瞳孔略小(见图1)并且对光反射迟缓,RAPD(-),眼底视神经色淡白呈现萎缩状态(见图2)。神经纤维层的检测显示右眼颞侧、左眼上方及鼻下萎缩变薄(见图3),但神经纤维层的改变并不能很好地与视野缺损相对应(见图4),当然,该患者的低视力使得视野检查的准确性有待考量。
入院第二天查房时该患者的眼压值直接飙升至TR 25mmHg,TL 29mmHg,与第一天的眼压值相差巨大,这一现象引起了住院医生的注意。为了排除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24小时眼压检测,结果显示眼压差超过正常范围。那么这个患者视神经萎缩改变是否由青光眼导致?张丽琼教授仔细观察了该患者视神经的改变,发现它的变化并不符合杯盘比增大,盘沿变窄,筛孔清晰可见的开角型青光眼改变。医生详细咨询了病人,发现眼压最高点患者与家属发生了争执,情绪激动,因此,并不能因为一个高点眼压值认定患者的视神经萎缩来源于青光眼。
一系列的眼眶及头部磁共振并没有给医生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的疾病也一一被排除,双眼视神经萎缩的谜团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此时,采血结果中一项检测异常引起了张丽琼教授团队的注意,梅毒TP-Ab及TRUST 1:64(+)证明该患者存在现症梅毒感染!
张丽琼教授向患者再次询问是否知情梅毒感染,患者支支吾吾地承认既往有过冶游史,也知晓梅毒感染的病情,但未曾重视没有进行过治疗。而最终患者的脑脊液检查确诊这是一例神经梅毒的患者,进行规范的驱梅治疗后病情稳定未再进展,但视功能没有明显的改善。
梅毒对眼部的危害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疾病,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和血液传播。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021年发病率为34.05/10万,男性占比高达80%。梅毒危害性极大,病变几乎可以累及人体所有组织器官,例如皮肤黏膜、生殖器、骨骼、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严重者危及生命。
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梅毒对眼部的侵害逐渐得到医生的重视,病原体累及眼睑及角结膜、巩膜、葡萄膜及视神经等结构,严重者导致患者失明。梅毒感染与很多疾病具有相似之处,临床上极易发生误诊,被称之为“万能模仿者”。上述梅毒性视神经病变患者就是没有充分认识到梅毒感染的危害性,不仅没有积极治疗原发病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同时涉及隐私,还向医生隐瞒了自身的冶游史,不仅增加了诊断的难度,还因为已经发生的视神经萎缩无法获得视力的改善。通过这个病例,希望大家认识并重视梅毒相关性眼病,如第一时间配合医生进行驱梅治疗,往往有比较好的预后,不要等到晚期发生眼部不可逆损伤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