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新闻头条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新闻头条> 正文

医路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跑好健康中国的接力棒---在2025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5-07-01 23:37:00 作者: 阅读次数:

医路奋斗练就过硬本领

跑好健康中国的接力棒

---在2025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季勇

(2025年7月1日)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校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在这样重要的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哈尔滨医科大学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首先,让我们全体师生祝愿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此时此刻,在毕业之际,我还要代表张学书记和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向踏上医学新征程的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无私奉献、辛勤付出的老师和家长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向始终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感谢!

时光卷轴上镌刻着你们与母校奋进新时代的荣光:你们亲历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全国科技大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相继召开,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号角在神州大地激荡。在校园的时光里,你们宛如璀璨星辰,为学校书写了辉煌篇章,创造了诸多前所未有的佳绩:在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全国总决赛中,斩获成长赛道高教本科组金奖,为学校填补该项赛事荣誉空白。学业上,有三个寝室的毕业生通过推免、考研,凭借出色的成绩实现全员“上岸”。我校女子排球队在黑龙江省大学生排球比赛中豪取大学女子组三连冠,球队主攻手、副攻手、二传手3名主力队员均来自2025届毕业生,学校为你们点赞喝彩

哈医大也因你们奋进昂扬蓬勃向上:胜利召开学校第二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发展目标;获批寒地心血管病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校区总建筑面积14万余平方米的9栋大楼拔地而起;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千分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及经费总量实现“三连增”;全球第一个高水平“候鸟”人群队列数据库与生物样本库正在筹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成并为第九届亚冬会提供医疗保障;中俄医科大学联盟工作被写入中俄两国《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同学们既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见证者和受益者,也是参与者和贡献者学校感谢你们!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青年:“我们正在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正是年轻一代展示才华、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寄希望于年轻人。大家要怀爱国之心、立报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把个人奋斗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跑好历史的接力棒,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宽广舞台上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作为哈医大的毕业生,你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你们将是国家卫生健康事业的主力军,所以今天我就如何“医路奋斗练就过硬本领,跑好健康中国的接力棒”,与大家分享三点建议。

第一,厚植家国情怀,投身时代洪流,以青春之担当书写发光发热篇章。年少多壮志,青春应许国。九十九年来,一代代哈医大青年与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举世瞩目的第九届亚冬盛会中,我校200余名学生志愿者以饱满的服务热情、过硬的专业素养,展现出中国青年挺膺奉献的责任担当、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冰雪赛场上,我校附属医院395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保障团队,以专业与热忱筑起“健康防线”,从内科诊疗到康复理疗,从外籍运动员牙齿修复到高龄观赛者健康档案管理,他们以“专业+温度”传递中国医疗的人文关怀。来时冰雪别时春,这场盛会落幕时,师生志愿者收到了来自亚冬会执委会、香港代表团、澳门代表团及受伤运动员的感谢信。哈医大人的付出也收获了世界的认可,亚奥理事会总干事发出了“哈尔滨的医疗服务在亚冬会历史上堪称一流”的赞叹。同学们,哈医大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红医精神的时代价值,不是某个人的英雄主义,而是一群人以医道仁心回应时代召唤;不是简单的任务完成,而是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彻始终。希望你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能用实际行动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成为人民健康的忠诚卫士,为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第二,练就过硬本领,突破能力边界,以青春之创造绽放发光发热锋芒。千锤成巧艺,百炼铸真功。青年只有将成长的“坐标轴”校准于时代需求,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与持续精进的能力,才能成为健康中国建设中可堪重用的“生力军”。我国医学遗传学领域的奠基人之一、我校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科创始人李璞教授,带领团队攻关突破了国际上人类实体瘤染色体制备技术这一瓶颈,发现了实体肿瘤中存在的特异性细胞遗传学改变,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带领团队建立了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库—哈尔滨库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做出突出贡献的于丹萍教授,撰写了我国首部《流行性出血热》专著,首次系统性阐述了流行性出血热的病原学、临床症状、诊断、早期分度、临床分类和预防的具体措施。同学们,增强本领的起点在于扎根基础,在“研究领域”中深耕;增强本领的关键在于直面难题,在“技术瓶颈”中突破;增强本领的延伸在于跨界学习,在“学科交叉”中扩容。希望你们以终身学习的姿态夯实基础,以问题导向的意识锤炼能力,以创新突破的勇气拓展边界,那些在技能提升中流过的汗水、在突破边界时战胜的困难,既是你们成长的勋章,更是不负时代的青春答卷。

第三,弘扬奋斗精神,共赴攻坚征程,以青春之拼搏传递发光发热力量。道阻且长,行则必至。人生的理想与宏阔的事业,从无坦途可抵,必经长久而坚韧的跋涉。我们的首任校长伍连德博士在东北遭受鼠疫肆虐之际临危受命,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疫区现场人体解剖,确定疫情为“肺鼠疫”,为了隔绝病毒发明了棉纱做的伍氏口罩。他的防疫方案也成为迄今为止应对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隔离、戴口罩、消毒等方法至今仍然使用,他也因此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现在的WHO)授予为鼠疫斗士;伍连德博士还首次收回中国海港检疫权,成立全国海港检疫总处并任首任处长,亲自起草了全国第一部海港检疫章程。我们的于维汉院士被老百姓称为“我们的教授”,他带领科研团队走遍了16个省、170个病区,走访了60多万群众,以服务人民、担当有为的家国情怀和追求真理、淡泊名利的科学家精神,为我国克山病救治和控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我们的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张亭栋教授在中药方剂里深耕半世纪,将剧毒的砒霜转化为抗癌的金方,让三氧化二砷的分子式在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图谱上绽放出希望的光焰。同学们,医学从来不是静止的学科,从新发传染病的突袭到慢性病的全球课题,从基因编辑的伦理边界到精准医疗的技术突破,每一步都需要“破局者”的勇气。希望你们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上,始终保有奋斗热望,不断唤醒内在潜能,无论逆境顺境,襟怀不失高远;无论大事小事,责任永担在身,像那些在哈医大历史中璀璨的名字一样,在各自的岗位上深耕细作、奋发有为,以躬身入局的姿态做好每件微末之事,以分秒必争的自觉把握每个当下。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学有所成、拨穗正冠的幸福时光,也是云程发轫、骥步致远的启航时刻,你们一生成长的课堂,既在方寸校园,更在广袤山海。毕业不是分别,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相依,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母校关注的目光。今天,哈医大各地校友分会的“家人们”也来到了现场,以后各地的校友分会就是你们远行的“驿站”,你们将以校友的身份携手互助,在每一个有哈医人的地方树起一面旗帜、打造一个品牌,为学校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医科大学加油助威!

同学们,接下来的学位授予仪式上,学校将为每一名毕业生拍摄一张照片,几千张云端的影像是母校为你们收存的“青春印记”。未来你们会有新的证件照、工作照、全家福,而校园里那些被镜头定格的眉眼,被老师和同学们藏起的光影,会把二十岁独有的热血、迷茫、勇敢、青涩,都封存在时光里,刻录下最难忘的哈医大记忆。

同学们,明年哈医大将迎来百岁生日,我诚挚地邀请你们重返母校、共襄盛典。毕业前夕的座谈会上,我认真听取了你们对母校的倾情祝福和真诚建议,希望明年你们回来看一看已经实现的小愿望,憧憬一下新百年的大理想。你们从这里出发,带着母校的一份骄傲,也肩负母校的一份重托,每一位哈医人的努力、拼搏和奉献都将是对建校百年最珍贵的礼物。愿你们以仁心仁术守护生命之光,以奋斗奉献书写时代华章,当你们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乘风破浪时,哈医大的旗帜将永远为你们飘扬!

祝同学们不负热爱、奔赴山海,前程似锦、毕业快乐!谢谢!

上一篇:我校举办首届实验室安全技能大赛

下一篇:我校在第十九届“挑战杯”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