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教育学院主办的“感知中国——探寻龙江魅力共鉴多彩中国”来华留学生研学之旅,在哈尔滨、齐齐哈尔、黑河三地圆满落幕。6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用十天时间穿梭于龙江的历史长河、民俗市集与生态秘境,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中国北疆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
此次活动以“深化文化认知、弘扬龙江精神、促进跨文化共情”为核心目标,既是对国家留学基金委“感知中国”活动精神的积极践行,也为“留学中国”品牌建设增添了龙江特色注脚。活动创新性融合文化与科技、理论与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深度互动+成果转化”的模式,让留学生跳出书本,在实地研学中触摸真实、立体的中国。
文化浸润,解锁龙江千年史诗
黑龙江省历史研究专家以时间轴为线索,从古代肃慎族、满族起源,到近现代中俄边境贸易、抗日战争与工业建设,用珍贵史料与生动故事及VR技术的助力下,留学生“穿越”回古代黑龙江,串联起龙江千年发展史诗;民俗学者详解满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的传统习俗,对比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差异,展现龙江多元文化共生之美;艺术专家则带领大家赏析冰版画、剪纸画、鱼皮画、朱砂艺术独特手艺,追溯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艺术的发展历程,让留学生读懂龙江艺术的精神内核。

民俗体验,触摸龙江文化温度
在哈尔滨民俗博物馆,民间艺人手把手传授剪纸、鱼皮画和朱砂工艺品制作技艺,从工具使用到图案创作,留学生们亲手完成属于自己的非遗作品;老道外中华巴洛克街区的传统饭店里,留学生跟着厨师学做哈尔滨红肠、锅包肉、粘豆包,在翻炒与调味间,品味美食背后的龙江饮食文化;哈尔滨云谷冰雪创新研学基地,留学生探究东北冰雪文化的传承与现代科技对冰雪体育产业的赋能,首次将美丽画卷呈现在冰板画中,感悟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生态课堂,探寻龙江绿水青山
五大连池火山、扎龙湿地的自然探索之旅,成为此次活动的“生态课堂”。五大连池火山作为世界地质公园,这里的火山地貌、矿泉资源与鄂伦春族文化,让留学生开启了一场“科学探索+文化浸润”的双重体验。他们采集火山岩样本、观测湿地鸟类、开展水质检测实验,在专业导游的讲解下了解植被演替规律与火山堰塞湖生物多样性;北饮泉边,品尝冷矿泉的甘冽,体验矿泉豆腐制作;围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展开国际视角讨论;在火山地质博物馆,通过火山厅、生物厅等展区的系统参观,留学生梳理了五大连池生态环境变迁、动植物演替及火山地貌形成的完整脉络,将实地观察转化为系统的理论认知。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丹顶鹤放飞表演,让留学生纷纷惊叹不已。在湿地博物馆,专家讲解扎龙湿地的全球生态价值,留学生徒步核心区观察鸟类栖息环境;非遗传承人讲述“冬捕文化”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学编渔网、做鹤形风筝,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做桦树皮手工艺品、吹“鹿哨”、跳“吕日格仁”圆圈舞,感受少数民族的智慧与热情;更通过保护区垃圾清理分类竞赛,亲身体验中国生态保护实践,增强环保责任感。

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哒莎在活动结束时难掩兴奋:“这次研学活动是我最难忘的文化之旅!从龙江历史讲座里,我知道了这片土地在抗战和工业建设中的伟大;五大连池的火山和鄂伦春族文化让我震撼;现在我能亲手做红肠、剪窗花,回去要把这些美好分享给家人朋友,做龙江文化的传播者!”巴基斯坦留学生周杰表示:“在中国传统手艺体验环节,我收获很多,既了解龙江非遗文化历史,又亲自参与到动手实践里,我对我自己制作的剪纸画、朱砂画很满意。同时,通过景区护林员的讲述让我看到中国对生态的重视。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留学生了解真实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