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涂应锋教授带领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又完成一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成功为一名65岁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老年患者朋友解除病痛、带来高质量晚年生活。涂应锋凭借审慎精细的操作及过硬的技术水平,不开胸完成了心脏阀门手术。术后,患者胸闷不适症状明显改善,恢复情况良好,第三天就能下床活动,第五天即可步行出院。TAVR手术给更多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带来了治愈的希望。

左图为正常主动脉瓣膜,右图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手足无措,“我”怎么办?
65岁的于叔叔正是刚刚退休在家享受天伦之乐的好时候,但近七个月他却饱受反复胸闷、心悸气促的折磨,最近气促更为严重,走几步就喘,需要搀扶。经当地医院心内科医生推荐,于叔叔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慕名找到了结构性心脏病专家涂应锋教授。经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心脏彩超检查,涂应锋诊断于叔叔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
于叔叔看到心脏彩超报告单上写着“重度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左心增大、左室壁普遍增厚、二三尖瓣轻度返流”时,一个个专业名词让他傻眼了。主动脉瓣是心脏的“阀门”,此处出现问题,心脏泵血功能严重受阻,轻度狭窄就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胸闷、晕厥等症状,而主动脉重度狭窄更是预后极差,如不能及时有效进行治疗,患者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于叔叔现在的主动脉瓣口面积仅是正常人的十分之一,这意味着每次心脏射血仅有十分之一的血流可以通过主动脉瓣口进入体循环,如此高危情况让大家的心不由地悬了起来。于叔叔知道,心脏瓣膜的问题一般都是要开胸处理,可是自己已经65岁了,还能受得了开胸手术么?一时间于叔叔和家人的心情沉入了谷底……

别怕,我们有办法!
涂应锋考虑到老年患者心肺条件较差,无法耐受外科开胸手术更换主动脉瓣;并且进一步评估患者的心脏解剖角度适宜,主动脉瓣口钙化程度较轻,建议于叔叔行TAVR手术。涂应锋耐心为于叔叔讲解病情并提出治疗意见:“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是老年人的常见病,过去需要开胸并切开心脏手术,现在通过TAVR介入手术,只需要一个6mm的穿刺点,就完成心脏大门的置换。”
TAVR手术在国内已经开展十余年,主要针对高龄且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与传统开胸体外循环下主动脉瓣置换术相比,TAVR手术避免了传统主动脉瓣置换手术需要开胸、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等危险因素,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手术创伤、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并且手术效果不劣于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由于TAVR手术麻醉时间很短,患者自身感受良好,术后生活质量较传统开胸手术优势明显。于叔叔和家人在详细了解TAVR手术后重燃希望,当即表示:“不需要多考虑了,麻烦涂主任帮忙评估,如果条件允许,尽快安排介入治疗!”

微创治大病,TAVR获新生
在哈医大一院李悦院长的统筹下,心内科结构与电生理团队、导管室团队、以及各兄弟科室通力协作为患者生命安全保驾护航,TAVR手术拉开了序幕。在涂应锋娴熟介入操作下,人工瓣膜顺利到达预定位置后精确定位并平稳释放;术后造影未见主动脉瓣周瘘,冠脉未见遮挡,手术操作非常成功!术后于叔叔胸闷、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第三天就可以轻松下床活动,患者及家属对术后效果非常满意,高兴激动地笑容一直挂在于叔叔和家人的脸上。

术后第三天
截至发稿前,涂应锋团队已开展多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手术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龙江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涂应锋致力于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及相关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打造成标志性优势技术操作,让更多的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哈医大一院得到最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