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二维码
科学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科学研究> 正文

季勇/于波团队首次揭示S100a9乳酰化介导MIR损伤新机制并提出干预新策略

发布时间:2025-11-01 12:14:54 作者:张毛毛 阅读次数:

近日,我校寒地心血管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季勇/于波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杂志上发表题为《S100a9lactylationtriggers neutrophil trafficking andcardiacinflammation inmyocardial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鉴定出警报素蛋白S100a9的赖氨酸26位点(S100a9K26)是MI/R后中性粒细胞乳酰化的主要修饰靶点,揭示了DLAT催化的S100a9乳酰化修饰如何作为转录共激活因子调控中性粒细胞迁移和心脏炎症,进而加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为PCI术后风险评估提供了新的预警标志物。

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MI/R)损伤引发的心肌额外损害,导致心梗患者死亡率依然很高。高中性粒细胞计数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个因果性危险因素。然而,目前仍缺乏能够有效靶向急性中性粒细胞募集的药物治疗方案。蛋白质乳酰化在心血管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但其在MI/R后中性粒细胞中的具体分布和功能尚不明确。

研究人员首先通过蛋白组学联合乳酰化修饰组学鉴定出中性粒细胞中S100a9在第26位赖氨酸发生乳酰化修饰(S100a9K26la)。通过S100a9K26R点突变小鼠模拟去乳酰化修饰,证实S100a9乳酰化促进心脏炎症加重MI/R后心功能障碍。下游机制上,乳酰化的S100a9通过中性粒细胞捕获网(NETs)分泌,进而损害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促进心肌细胞死亡。然而,更特异的作用是,该修饰通过促进S100a9入核并作为共激活因子增强迁移相关基因(如Cxcr1、Rhoj、Itga2)的转录,从而驱动中性粒细胞向心脏的迁移与聚集。上游机制方面,研究鉴定出DLAT是催化S100a9乳酰化的关键乳酸转移酶,并证实α-硫辛酸(ALA)可竞争性抑制DLAT的乳酸转移酶活性,进而阻断S100a9乳酸化及其下游的迁移信号通路。在动物模型中,ALA干预显著减轻心脏中性粒细胞浸润、心肌纤维化及细胞死亡,并改善心功能。此外,临床数据显示,AMI患者PCI术后血浆中S100a9K26la水平与心肌损伤指标(cTnI、CK-MB)和心脏死亡风险显著正相关,提示其作为PCI术后心源性死亡的预后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该研究首次系统阐释了S100a9乳酸化在中性粒细胞迁移与MI/R损伤中的核心机制,不仅为理解乳酸化修饰在心血管炎症中的作用提供了新视角,也揭示了靶向DLAT/S100aK26la信号轴作为MI/R治疗新策略的可行性。ALA作为一种已用于临床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治疗药物,其在此过程中的抗炎作用尤为值得关注,未来或可推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转化研究。

哈尔滨医科大学季勇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于波教授、张毛毛教授为本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博士研究生王校琪、博士研究生闫相煜和博士研究生莽鸽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上一篇:季勇教授团队揭示RRAS2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表型并抑制腹主动脉瘤发生的新作用及分子机制

下一篇:哈医大肿瘤医院教授团队无创预测结直肠癌MSI状态及预后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