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刘国艺
工作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博士生导师
生理学博士、教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多个省市的科研项目, 以及人才项目的评审, 为Placenta、BMC cancer、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Therapeutic和Th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等期刊审稿。长期从事生殖生理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卵泡发育、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发育、胚胎植入、卵巢功能和调节,以及卵巢癌发病机理等。曾参与863和973项目的科研工作, 承担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在国际和国内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2007-2011年获省政府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1部,主编、副主编教学辅导、专著等11部。2006获得中国生理学会张锡钧基金会第九届全国青年优秀生理学论文最佳表达奖。2008年获得黑龙江省第五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9年获得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优秀成果一等奖,2007年获得省高教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三等奖2项。
现任哈医大**教研室副主任、黑龙江省生理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后备带头人。从攻读硕士学位开始,一直从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发生机制的研究。曾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和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奖学金,先后赴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美国(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加拿大(University of Lakehead,University of Saskatchewan)及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和圣彼得堡大学)研修和进行学术交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4项, 青年基金《钙敏感受体和蛋白激酶C的相互作用与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作用的关系》(编号30700288,2008-2010)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钙敏感受体调控内源性H2S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研究》(编号81170289,2012-2015)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气体分子硫化氢调控线粒体重塑影响糖尿病动脉内皮细胞线粒体自噬发生的机制》(项目编号:81370421,2014-2017)及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内源性H2S促进SIRT3线粒体转位调控糖尿病心肌糖脂代谢转变的机制》(编号81670344,2017.1-2020.12);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基金2项:《大鼠心肌细胞钙敏感受体的生物学活性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编号30370577,2004-2006,第二完成人)、《外源性精胺心肌保护作用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编号:国家自然基金中俄合作项目,2007-2008第二完成人);主持省厅级2项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SCI 收录50篇 (第一作者和责任作者23篇,单篇影响因子最高9.774发表在PNAS上)。获第五届国际病理生理大会十佳壁报奖(第一名),获黑龙江省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第二名)。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