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时,春风化雨寄哀思。”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党支部联合哈尔滨市红十字会,于2025年4月3日上午,在向阳山革命公墓(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举办了一场以“生命·希望”为主题的清明节缅怀捐献者纪念活动。

活动现场庄严肃穆,哈尔滨市红十字会机关、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领导、遗体接受站工作人员、解剖教研室全体师生、黑龙江省眼库工作人员以及捐献者家属等共同缅怀那些无私奉献的遗体、眼角膜和人体器官捐献者们。活动在主持人的深情开场中拉开帷幕。主持人的话语如同春风拂面,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捐献者们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的生命虽已逝去,但大爱永存,他们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生命的希望,诠释了人间至善。”
在默哀仪式中,全体人员脱帽肃立,向捐献者们默哀致敬。这20秒的静默,是对生命最深的敬畏,是对奉献者最诚挚的缅怀。随后,哈尔滨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陈琳,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李辉带领学生志愿者代表向捐献者纪念碑敬献花篮。一束鲜花,一份追思;一座丰碑,永恒铭记。

捐献者家属代表的发言更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动容。她用真挚感人的言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捐献行为的自豪:“我的家人,用捐献眼角膜的方式,让生命的告别化为另一种重逢。他留下的光明,正在某个陌生人的世界里延续着温度。”她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爱的力量。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生代表朗诵的诗歌《生命的礼物》,更是将活动升华至更为庄重深沉的境界。“当清明的雨滴落在青石板上,我们来到了捐献者纪念碑旁。不是所有的告别都化作尘烟,有些生命在逝去后变成了春天。”他们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用诗歌表达了对捐献者的敬意与感激。

活动最后,在舒缓的音乐声中,全体人员依次向纪念碑敬献鲜花,瞻仰纪念墙,寄托哀思。这一刻,鲜花与泪水交织,缅怀与希望同在。

遗体与人体器官捐献,是生命最后的馈赠,是跨越生死的壮举。今天,我们在此缅怀,不仅是为了纪念,更是为了传承——传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更多人了解、支持并参与这项崇高的事业。

让我们铭记这些无私的捐献者们,他们的生命虽已定格,但他们的精神仍在回响,他们的故事仍在传颂。愿所有捐献者被铭记,愿每一份无私大爱都能点亮人间。


撰稿人:赵彬佳惠
审稿人:李益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