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魏璨团队与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陆朝阳团队合作,在mSystems(2025,IF:5.0)期刊发表标题为《The potential mechanisms of reciprocal regulation of gut microbiota-liver immune signaling in 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steatohepatitis revealed in multi-omics analy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多组学揭示了肠道菌群-肝脏免疫信号在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中的互作机制。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炎(MASH)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侵袭性肝脏表型,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异常密切关联,显著增加肝硬化与肝细胞癌风险。尽管肠道微生物群参与MASH进展,其调控机制尚未明确。为此,该研究基于高脂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HFMCD)诱导的db/db小鼠MASH模型,采用多组学整合策略解析其病理机制。具体而言,通过KEGG通路注释识别JAK-STAT/NF-κB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血清代谢组筛选L-谷氨酰胺等关键差异代谢物,16S rRNA测序揭示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和Romboutsia属显著优势和差异,结合MetOrigin溯源证实微生物衍生代谢物调控肝免疫应答,最终由综合相关性分析揭示了驱动MASH病理的关键基因-微生物-代谢物关联。
该团队首次发现,特定肠道微生物(如肠球菌属和Romboutsia属)参与调节JAK-STAT和NF-κB信号通路及关键代谢物(如L-谷氨酰胺、异柠檬酸、腐胺、焦谷氨酸、鼠李糖)水平,提示了代谢紊乱和免疫反应的潜在调控机制。该发现为深入理解肠-肝轴机制和研究促进有益肠道细菌的益生菌或益生元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支持。论文第一作者为陆朝阳,余立根,白云和崔逸峰。金也和魏璨为共同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魏璨,哈尔滨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黑龙江省优秀青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星联青年人才,任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双聘教授。主要从事代谢相关心血管与肝脏的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和黑龙江省省部级基金4项,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