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室名称
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编号:23618504。
二、简介
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由原卫生部批准组建,命名为卫生部大骨节病重点实验室,1995年更名为卫生部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现更名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归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1986年被批准为流行病学博士学位点;1991年被批准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2年被批准为黑龙江省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重点学科;分别于2007、2011年通过卫生部重点实验室评估。
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创建时的宗旨,即围绕我国重点地方病的防治和科研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研究方向长期稳定,并能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防治实践,从而在我国控制重点地方病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在地方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地方病防治、科研领域的技术支撑单位和科研创新平台。
目前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地方性氟中毒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深入开展地方性氟中毒的流行规律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探讨氟对骨相及非骨相组织损伤机制;饮茶型氟中毒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等。
2、地方性砷中毒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研究:深入开展地方性砷中毒的流行规律与流行机制研究;探讨地方性砷中毒发病机制,寻找地砷病皮肤损伤前的早期生物标志物;探讨危险因素及其相互作用以及砷中毒远期毒效应等。
3、碘相关疾病研究:我国不同碘水平地区碘相关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措施研究;碘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探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适宜的碘摄入水平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4、大骨节病研究:以大骨节病为主的地方病、原因未明地方性疾病及真菌毒素与人类疾病关系的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的研究。
5、克山病研究:克山病消除评估的方法及防治现状研究;黄绿青霉素在低硒低蛋白条件下的代谢模式及其致心肌损伤特点研究;克山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心肌损伤特征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心肌线粒体辅激活因子PGC-1α与慢型克山病的关系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血清MicroRNA在克山病及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研究;心衰标志物在慢型克山病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慢克病人自我管理模式研究。
三、主任介绍
孙殿军,男,1962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黑龙江省新冠疫情防疫指挥部流调专家组组长。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哈尔滨医科大学副校长,国家卫健委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科研方向为我国重点地方病及相关慢性病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策略研究。兼任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地方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副会长、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方副主席、亚洲砷与健康研究联盟名誉主席。曾获中华医学会、教育部和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共计5项,荣获中华人口奖科学技术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自1985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预防医学、地方病防治工作,潜心开展我国重点地方病防治研究30年,在我国重点地方病防制策略、流行特征、发病机制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卫生部委托,主持起草了地方病防治“十一五”、“十二五”、 “十三五”规划方案及全国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作为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技术总负责人(2004年-至今),一直坚持长期深入到我国地方病病区,组织开展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卓有成效的防治工作,使我国重点地方病从病情严重流行阶段转向了持续控制阶段。
四、人才队伍
病因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自组建以来,注重科研队伍的结构调整,坚持引进、培养、考核、使用、激励并举的方针,重点培养具有现场防治、科技攻关、组织协调等综合能力且热爱地方病防治研究事业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在依托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的扶持下,定期选派优秀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对口进入国外相关研究机构访问学习,并提供相应政策,引进岗位特需的国外高级人才。
本实验室现有固定科研技术人员49人,队伍结构基本合理,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36名;正高级职称22名、副高级职称19名;具有博士学位44人、硕士学位5人。
本实验室在地方病的流行病学、病因学及发病机制和干预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代表了该领域的国内领先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截止到 2020年,本实验室共获得各级各类课题366项,出版专著34部,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 23 项,发表文章 1494 篇,其中 SCI 收录杂志 205 篇,培养硕士研究生362名,博士研究生124名,博士后91名。
五、科学研究
国家级、省部级在研课题
序号 |
课题名称 |
课题级别 |
起止时间 |
资助金额(万元) |
负责人 |
1 |
线粒体DNA变异与地方性氟骨症关联及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2024.12 |
56 |
杨艳梅 |
2 |
中国乡级水平的克山病空间流行病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1-2024.12 |
56 |
王铜 |
3 |
L型钙离子通道介导的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基因甲基化和SNP共调控在碘致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中的作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1.01-2024.12 |
53 |
申红梅 |
4 |
PKC-θ调控的Tregs/Teffs免疫平衡与氟中毒的关系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0.01-2023.12 |
55 |
魏玮 |
5 |
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与凋亡在砷致神经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0.01-2022.12 |
21 |
孙洪娜 |
6 |
花青素通过调控p53/miR-200c拮抗氟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20.01-2022.12 |
21 |
姜宇婷 |
7 |
不同程度水碘暴露与甲状腺疾病发病关系及其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19.01-2023.12 |
294 |
孙殿军 |
8 |
地方病学/职业病学学科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9.01-2019.12 |
10 |
孙殿军 |
9 |
慢性饮水型砷暴露对2型糖尿病的促发机制以及评价和防治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01-2023.12 |
98 |
高彦辉(合作) |
10 |
SIRT1/SIRT3信号通路在大骨节病软骨损伤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1-2022.12 |
57 |
于钧 |
11 |
碘过量时DNA甲基化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病中的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01-2022.13 |
58 |
申红梅 |
12 |
自噬在砷至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9.01-2022.14 |
57 |
张薇 |
13 |
CLC-3/NOX系统在氟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失调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01-2021.12 |
21 |
李丙云 |
14 |
花青素通过调控PGC-1α/ERRs拮抗砷致认知功能损伤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9.01-2021.12 |
22 |
刘晓娜 |
15 |
凋亡抑制蛋白(IAPs)信号通路在砷致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50 |
王克维 |
16 |
克山病的空间流行病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65 |
王铜 |
17 |
外源性雌激素、孕激素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45 |
刘鹏 |
18 |
砷暴露与不同饮食构成对糖脂代谢的交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60 |
赵丽军 |
19 |
BMPs通路DNA甲基化与氟中毒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8.01-2021.12 |
60 |
裴俊瑞 |
20 |
孕妇个体碘营养评价的尿碘肌酐校正比值法及其参考值范围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管理项目 |
2018.01-2018.12 |
20 |
刘颖 |
21 |
碘过量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子代脑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8.01-2020.12 |
20 |
刘丽香 |
22 |
克山病microRNA差异表达谱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8.01-2020.12 |
20 |
李丹丹 |
23 |
钙离子重吸收调节关键基因与地方性氟骨症的遗传关联分析及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7.01-2020.12 |
75 |
高彦辉 |
24 |
Warburg效应和组蛋白修饰在砷诱导的肝细胞恶性转化过程中的cross-talk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7.01-2020.12 |
70 |
杨艳梅 |
25 |
Wnt/β-Catenin经典信号途径在儿童大骨节病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7.01-2019.12 |
17 |
孙丽艳 |
26 |
基于不同碘营养地区人群的甲状腺癌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筛选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7.01-2019.12 |
17 |
范丽珺 |
27 |
内质网应激在高氟所致免疫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6.01-2018.12 |
18 |
魏玮 |
28 |
Grx/Trx系统的交互对话在砷致肝损伤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6.01-2018.12 |
18 |
李媛媛 |
29 |
miR-140在大骨节病儿童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6.01-2019.12 |
57 |
邹宁 |
30 |
叶酸和维生素B12在砷致认知功能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6.01-2019.12 |
70 |
孙殿军 |
31 |
基因拷贝数变异在甲状腺疾病易感人群筛查中的作用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6.01-2019.12 |
65 |
申红梅 |
32 |
克山病心肌纤维化靶向TGF-β1/Smads 信号通路的miRNAs调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6.01-2019.12 |
50 |
孙树秋 |
33 |
建立我国寒地高血压预防体系的战略研究 |
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子课题 |
2015.01-2016.12 |
100 |
孙殿军 |
34 |
国际组织推荐的儿童和孕妇尿碘标准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01-2018.12 |
60 |
刘守军 |
35 |
α2-M在成人大骨节病病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5.01-2018.12 |
75 |
于钧 |
36 |
砷暴露人群DNA甲基化与地砷病及尿砷代谢模式的关系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4.01-2017.12 |
60 |
付松波 |
37 |
基于代谢组学的大骨节病生物标志物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4.01-2017.12 |
65 |
王丽华 |
38 |
克山病消除评估的方法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4.01-2017.12 |
65 |
王铜 |
39 |
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砷致认知功能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3.01-2016.12 |
95 |
孙殿军 |
40 |
哺乳期乳腺摄碘信号传导网络及不同碘水平对其影响的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3.01-2016.12 |
85 |
申红梅 |
41 |
碘过量通过调控miR-146b-5p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3.01-2016.12 |
60 |
刘颖 |
42 |
关于IL-1ra缺失小鼠自发性关节炎的调控基因的筛选及分析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2.01-2015.12 |
58 |
曹艳红 |
43 |
骨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饮茶型氟中毒种族差异关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2.01-2015.12 |
58 |
高彦辉 |
44 |
高碘甲状腺肿的影响因素及氧化应激机制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2.01-2015.12 |
50 |
刘守军 |
45 |
克山病和扩心病的心肌损伤特征及其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2.01-2015.12 |
65 |
王铜 |
46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在砷致血管内皮功能失调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5.01-2017.12 |
23 |
张微 |
47 |
心肌线粒体辅激活因子PGC-1α与慢型克山病的关系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5.01-2017.12 |
23 |
侯杰 |
48 |
胰岛素在地方性砷中毒所致皮肤癌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4.01-2016.12 |
23 |
高琳 |
49 |
CaN-NFATc1通路与小鼠氟骨症发生的关系及其分子作用机理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4.01-2016.12 |
23 |
裴俊瑞 |
50 |
慢性砷暴露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3.01-2015.12 |
23 |
赵丽军 |
51 |
适宜医疗卫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 |
2014.08-2017.08 |
200 |
孙殿军 |
52 |
TRX与PEDF在砷致肝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发展领域 |
2013.01-2015.12 |
40 |
孙殿军 |
53 |
TSH-TSHR-cAMP-PKA信号传导通路在哺乳期乳腺摄碘中的作用及不同碘水平对其的影响研究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联合 |
2013.01-2015.12 |
12 |
申红梅 |
54 |
CaN-NFATc1通路在小鼠氟骨症发生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15.01-2017.12 |
5 |
裴俊瑞 |
55 |
Trx通过MAPK通路参与砷致人肝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14.01-2016.12 |
5 |
李媛媛 |
56 |
高氟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失调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19.01-2020.12 |
5 |
李丙云 |
57 |
花青素对砷致认知 功能损伤抗氧化作用的机制研究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
2019.01-2020.12 |
5 |
刘晓娜 |
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情况
序号 |
获奖名称 |
获奖时间 |
获奖级别、等级 |
获奖人员 |
1 |
我国地球化学性地方病防治及发病机制研究 |
2019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孙殿军等 |
2 |
水源性高碘危害流行特征、防治策略及发病机制研究 |
2019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申红梅等 |
3 |
中国饮水型氟中毒预防控制及发病机制研究 |
2017 |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孙殿军等 |
4 |
中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
2010 |
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孙殿军等 |
5 |
中国饮茶型氟中毒流行机制及防治措施研究 |
2010 |
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
孙殿军等 |
6 |
中国碘缺乏病监测与防治策略 |
2006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孙殿军等 |
7 |
中国克山病监测与防治策略 |
2007 |
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王铜等 |
8 |
盐碘标准物的研制及应用 |
2003 |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刘颖等 |
9 |
楚雄克山病综合性科学考察 |
1990 |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于维汉等 |
10 |
三维超声心动图研制与临床应用 |
1989 |
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李英杰等 |
11 |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十年总结 |
2001 |
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杨建伯等 |
12 |
大骨节病病因研究 |
1996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杨建伯等 |
13 |
三维超声心动图研制与临床应用 |
1989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李英杰等 |
14 |
KBD体液生化类型及早期诊断方法研究 |
1992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杨建伯等 |
15 |
锰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
1993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于维汉等 |
16 |
种水田主食大米控制KBD研究 |
1993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杨建伯等 |
17 |
恒温消解仪的研制及恒温消解尿碘测定方法的建立 |
1996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刘颖等 |
18 |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 |
2000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杨建伯等 |
19 |
盐碘标准物的研制及应用 |
2002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刘颖等 |
20 |
低硒和其他因素与克山病发病关系的研究 |
1992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于维汉等 |
21 |
克山病早期诊断方法的研究 |
1993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夏德义等 |
22 |
CTPTD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亚型作用及种属性别差别的影响 |
1995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朱大岭等 |
23 |
KBD患儿尿液氨基酸谱分析 |
1995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朱大岭等 |
24 |
碘硒缺乏对甲状腺影响的实验研究 |
1995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阎玉芹等 |
25 |
用原位核酸杂交法探讨柯萨B组病毒与克山病关系 |
1998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钟学宽等 |
26 |
幽门螺杆菌、细胞凋亡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1998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钱素娟等 |
27 |
锌对慢通道的作用及心肌损伤的关系 |
1999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李哲泓等 |
28 |
碘锌缺乏在地克病病因及发病中的作用 |
1999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阎玉芹等 |
29 |
丹参制剂抗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研究 |
2000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李哲泓等 |
30 |
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十年总结 |
2002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杨建伯等 |
31 |
KBD超微结构研究 |
1991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 |
张桂琴等 |
32 |
妊娠不同时期肌注碘油对仔鼠发育的影响研究 |
1993 |
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四等奖 |
阎玉芹等 |
出版专著情况
序号 |
专著名称 |
编者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1 |
大骨节病病因 |
杨建伯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
2 |
95中国碘缺乏病监测 |
李忠之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99 |
3 |
氟与地方性氟中毒 |
孙玉富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9 |
4 |
砷与地方性砷中毒 |
陈志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1999 |
5 |
地方病学 |
中国地方病防治研究中心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99 |
6 |
97中国碘缺乏病监测 |
李忠之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0 |
7 |
‘99中国碘缺乏病监测 |
李忠之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2 |
8 |
中国克山病 |
于维汉等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
9 |
流行病学方法 |
杨建伯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
10 |
2002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 |
刘守军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3 |
11 |
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 |
孙殿军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 |
12 |
地方性砷中毒防治手册 |
孙殿军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6 |
13 |
2005年碘缺乏病监测 |
孙殿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14 |
碘缺乏病防治手册 |
刘守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7 |
15 |
全国重点地方病监测(1990-2006) |
孙殿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9 |
16 |
地方病学 |
孙殿军、申红梅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1 |
17 |
地方性氟中毒防治手册 |
孙殿军、高彦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2 |
18 |
2011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 |
孙殿军、肖东楼、刘守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4 |
19 |
克山病的病因与流行机制研究 |
杨建伯等 |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15 |
20 |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图谱 |
孙殿军、于光前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5 |
21 |
大骨节病防治手册 |
孙殿军、于钧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6 |
22 |
地方病学名词 |
孙殿军、申红梅 |
科学出版社 |
2016 |
23 |
2014年中国碘缺乏病监测 |
孙殿军、刘守军 申红梅、苏晓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 |
24 |
大骨节病诊断学 |
孙殿军、刘运起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 |
25 |
Endemic Disease in China |
孙殿军、刘守军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7 |
26 |
中国居民补碘指南 |
孙殿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8 |
27 |
大骨节病 |
孙殿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9 |
28 |
Endemic Disease in China |
孙殿军等 |
Springer |
2019 |
29 |
我国重大寒地疾病防控对策-国际比较研究报告 |
孙殿军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19 |
30 |
中国水源性高碘危害防治与实践 |
申红梅等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20 |
制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序号 |
标准名称 |
标准号 |
发布时间 |
实施时间 |
1 |
尿中氟化物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
WS/T 89-1996 |
1997-1-11 |
1997-9-1 |
2 |
改灶降氟效果评价 |
WS/T 194-1999 |
1999-11-26 |
2000-5-1 |
3 |
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 |
WS/T 212-2001 |
2001-11-14 |
2002-5-1 |
4 |
人群尿氟正常值 |
WS/T 256-2005 |
2005-6-16 |
2005-12-1 |
5 |
砖茶含氟量 |
GB 19965-2005 |
2005-10-18 |
2006-5-1 |
6 |
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 |
WS 276-2007 |
2007-7-2 |
2007-12-1 |
7 |
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 |
WS 277-2007 |
2007-7-2 |
2007-12-1 |
8 |
碘缺乏病病区划分 |
GB 16005-2009 |
2009-10-15 |
2009-11-1 |
9 |
大骨节病诊断标准 |
WS/T 207-2010 |
2010-6-2 |
2010-12-1 |
10 |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标准 |
GB 17017-2010 |
2011-1-14 |
2011-6-1 |
11 |
克山病病区控制标准 |
GB 17019-2010 |
2011-1-14 |
2011-6-1 |
12 |
克山病病区判定和类型划分 |
GB 17020-2010 |
2011-1-14 |
2011-6-1 |
13 |
食品添加剂 碘酸钾 |
GB 26402-2011 |
2011-3-15 |
2011-5-15 |
14 |
克山病诊断 |
WS/T 201-2011 |
2011-4-26 |
2011-11-1 |
15 |
氟斑牙诊断 |
WS/T 208-2011 |
2011-10-8 |
2012-4-1 |
16 |
大骨节病病区控制 |
GB 16007-2011 |
2011-12-30 |
2012-2-1 |
17 |
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标准 |
GB 17018-2011 |
2011-12-30 |
2012-2-1 |
18 |
煤及土壤中总氟测定方法 高温热水解-离子选择电极法 |
WS/T 88-2012 |
2012-11-28 |
2013-5-1 |
19 |
尿中砷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
WS/T474-2015 |
2015-05-07 |
2015-11-01 |
20 |
地方性砷中毒诊断 |
WS/T211-2015 |
2015-05-07 |
2015-11-01 |
21 |
尿中氟化物测定 离子选择电极法 |
WS/T89-2015 |
2015-05-07 |
2015-11-01 |
22 |
人群总摄氟量 |
WS/T87-2016 |
2016-06-02 |
2016-11-15 |
23 |
水源性高碘地区和高碘病区划定 |
GB/T 19380-2016 |
2016-12-30 |
2017-07-01 |
24 |
改水降氟效果评价 |
WS/T 90-2017 |
2017-08-16 |
2018-02-15 |
25 |
血清中碘的测定 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
WS/T 572-2017 |
2017-8-16 |
2018-2-15 |
26 |
人群尿砷安全指导值 |
WS/T665-2019 |
2019-07-01 |
2020-01-01 |
27 |
碘缺乏地区和适碘地区的划定 |
WS/T669-2020 |
2020-03-16 |
2020-07-01 |
六、实验设备
分子生物学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产厂家 |
PCR仪 |
PTC-100 |
1 |
美国 MJ |
梯度PCR仪 |
Tgradient |
1 |
德国BIOMETRA |
梯度PCR仪 |
AERITI |
1 |
美国ABI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
7500 Fast |
1 |
美国ABI |
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
Chromo4 |
1 |
BIO-RAD |
自动化蛋白分析 |
simon |
1 |
proteinsimple |
近红外激光扫描成像系统 |
Odyssey |
1 |
美国Li-Cor公司 |
层析实验冷柜 |
YC-2 |
1 |
北京 博医 |
DNA/RNA计数器 |
gene quant pro |
1 |
美国Amersham Biosciences |
紫外投射分析仪 |
ZF-90A |
1 |
上海 顾村 |
酶标仪 |
Bio-rad 680 |
1 |
美国Bio-rad公司 |
水平电泳槽 |
DYY-Ⅲ 33A |
1 |
北京 六一仪器厂 |
水平电泳槽 |
CSSU2025 |
1 |
美国E-C Apparatus corportation |
水平电泳槽 |
DYCD-31DN |
1 |
北京 六一仪器厂 |
垂直电泳槽 |
DYCD-40D |
1 |
北京 六一仪器厂 |
垂直电泳槽 |
DYCD-24DN |
3 |
北京 六一仪器厂 |
凝胶成像系统 |
GIS-2020 |
1 |
中国 天能(Tanon) |
紫外分光光度计 |
TU-1901 |
1 |
北京 普析 |
电脑洗板机 |
DNX-9620 |
1 |
北京 普朗 |
蛋白分析仪 |
WFH-206 |
1 |
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 |
凝胶干胶系统 |
543 BIO-RAD |
1 |
美国 BIO-RAD |
垂直电泳转膜系统 |
TE22 |
1 |
美国 Hoefer |
垂直电泳转膜系统 |
DYY-3 40B |
1 |
北京 六一仪器厂 |
分析化学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产厂家 |
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
BA-88A |
1 |
深圳 迈瑞 |
高效液相色谱 |
LC-6A |
1 |
日本岛津 |
气质联仪 |
GC-9A |
1 |
日本岛津 |
液相色谱 |
U-3000 |
1 |
美国 戴安 |
N-2000双通道色谱工作站 |
(SPD 10A) |
1 |
浙江大学智能信息工程研究所 |
细胞生物学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产厂家 |
流式细胞仪 |
FC 500 MPL |
1 |
美国BECKMAN COULTER |
超净工作台 |
SW-CJ-2FD |
1 |
中国苏州 |
超净工作台 |
SW-CJ-2FD |
1 |
中国 |
洁净工作台 |
DL-CJ-1N |
4 |
北京东联 |
CO2细胞培养箱 |
3336 |
1 |
美国FORMA |
病理学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产厂家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
c1-plus |
1 |
日本尼康(Nikon) |
病理图像分析仪 |
MOTIC AM3000,DELL |
1 |
北京麦克奥迪 |
显微镜 |
XSZ-H3 |
1 |
COIC |
组织包埋机 |
TB-718E |
1 |
湖北 泰维 |
冰冻切片机 |
CM1900 |
1 |
德国 LEICA |
冰冻切片机 |
CM1100 |
1 |
德国 LEICA |
骨组织切片机 |
HM355S |
1 |
德国 MICROM |
震动切片机 |
ZQP-86 |
1 |
浙江金华益迪 |
石蜡切片机 |
RM2245 |
2 |
德国LEICA |
显微镜 |
BX51 |
2 |
OLYMPUS |
显微镜 |
OLYMPUS BX51 |
1 |
日本OLYMPUS |
倒置式显微镜 |
IX51 |
1 |
日本OLYMPUS |
倒置式显微镜 |
1M |
1 |
日本OLYMPUS |
体视显微镜 |
SZSZ-6745 |
1 |
宁波 舜宇 |
倒置式生物显微镜 |
IX70-112 |
1 |
日本OLYMPUS |
倒置式生物显微镜 |
XD-101 |
1 |
中国 江南 |
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图像分析系统 |
E600 |
1 |
日本尼康 |
全能显微镜 |
BX51 |
1 |
日本奥林巴斯 |
其他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 |
型号规格 |
数量 |
生产厂家 |
电子天平 |
AL104 |
1 |
梅特勒 |
电子天平 |
AB135-S |
1 |
梅特勒 |
分析天平 |
AE240 |
1 |
瑞士Mettler |
超声清洗器 |
KQ-50B |
1 |
中国 昆山 |
超声波清洗仪 |
KQ-500E |
1 |
江苏 昆山 |
ALP高压灭菌器 |
CL-32L |
1 |
日本 |
数显高压灭菌器 |
YXQ-LS-50SII |
1 |
上海博讯 |
真空旋转蒸发仪 |
SB-2000(N-1001)(A-1000S) |
1 |
凯来 |
低温高速离心机 |
Allegra 21R |
1 |
美国Beckman |
低温高速离心机 |
ALLEGRA 64R |
1 |
美国Beckman |
高速离心机TGL-16GB |
TRL-16GB |
1 |
上海 安亭 |
台式高速离心机 |
ALLEGRA 64R |
1 |
美国Beckman |
电热恒温培养箱 |
DH3600 |
1 |
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
全自动高速冷冻离心机 |
GL20A |
1 |
湘仪 |
超速冷冻离心机 |
LE-80 |
1 |
美国Beckman |
离心机 |
LX-400 |
2 |
中国其林贝尔 |
台式高速离心机 |
ALLEGRA 64R |
1 |
美国Beckman |
落地式低速离心机 |
LD4-2 |
1 |
北京医用离心机厂 |
低速台式离心机 |
TDL-80—2B |
1 |
上海 安亭 |
低速台式离心机 |
TGL-16B |
1 |
上海 安亭 |
低速离心机 |
Feb-80 |
1 |
上海 手术器械厂 |
台式离心机 |
TGL-16C |
1 |
上海 安亭 |
不锈钢过滤器 |
142 |
1 |
美国Millipore |
制冰机 |
SIM-F140 |
1 |
日本 三洋 |
纯水器 |
MiNi-Q |
1 |
美国 Millipore |
组织球磨仪 |
RETSCHMM400 |
1 |
莱驰(德国) |
自动洗板机 |
WD-2103A |
1 |
北京六一仪器厂 |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
S-150D |
1 |
美国必能信 |
电动玻璃匀浆机 |
DY89-1 |
1 |
宁波新芝科器研究所 |
立式超低温冰箱 |
Forma 900 |
1 |
美国Thermo |
卧式冰柜 |
EL-92 |
1 |
冰熊冷柜 |
超低温冰箱 |
FISher |
2 |
美国thermo |
七、对外共享的大型仪器设备

1、流式细胞仪 型号:FC500-MPL;制造厂商:Beckman公司;技术指标:激发光488nm和633nm,五个通道检测;应用范围:对细胞结构(细胞大小、细胞表面面积、核浆比例、DNA含量与细胞周期、RNA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和细胞功能(细胞表面/胞浆/核的特异性抗原、细胞内因子、细胞活性、酶活性、激素结合位点、细胞受体等)的检测。目前,本实验室主要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凋亡,以及DiOC 6、ROS、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等指标的检测。

2、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型号:c1-plus;制造厂商:Nikon公司;技术指标:波长408nm、488nm和543nm,三个荧光通道和一个微分干涉相衬通道。应用范围:免疫荧光、细胞的三维重建、细胞定量荧光测定、细胞内钙离子、PH值和其它离子的动态分析、细胞间通讯和膜的流动性、荧光光漂白恢复、笼锁-解笼锁测定、粘附细胞分选和显微手术、激光光陷阱技术等。目前,本实验室主要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进行免疫荧光、细胞定量荧光测定、细胞内钙离子、细胞的三维重建等实验。

3、实时荧光定量PCR仪 型号:Chromo 4;厂商:Bio-rad公司;技术指标:波长范围450~490nm、500~535nm、555~585nm、620~650nm;通道可同时进行检测。应用范围:核酸定量和定性分析,包括DNA定量、RNA定量、SNP分析、基因型分析、RNA变异分析、熔解曲线分析等。目前,本实验室主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进行DNA定量、RNA定量等实验。

4、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成像系统 型号:Odyssey;制造厂商:LI-COR公司;技术指标:波长680nm和780nm,两通道检测。应用范围:Western分析,In-Gel Western分析,蛋白质定量分析,双色磷酸化分析,考马司亮兰胶的扫描,蛋白双向电泳,双色EMSA,双色微孔板分析,BD PowerBlot Analysis,Northern Blot,Southern Blot等。目前,本实验室主要利用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成像系统进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分析。

5、高效液相色谱仪 型号:UltiMate3000;制造厂商:Dionex公司;技术指标:流速200~10000μL/min,压力:0.1~50MPA(7250psi),波长190~390nm。型号:LC-10A;制造厂商:岛津公司;技术指标:流速1~5000μL/min,压力:1.0~39.2MPa,波长190~900nm。应用范围: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分离与定量,主要应用领域:生物医药、环境、食品、化工、材料。

6、荧光显微镜(OLYMPUS BX51-DP71) 功能范围:1.用于明场下染色标本的观察和拍照;2.主要用于荧光染色标本和免疫杂交标本的观察和拍照。

7、蛋白自动分析系统 仪器特点:1.无需繁琐、混乱的制胶、跑胶过程,减少操作程序,避免污染;2.无需转膜,减少实验步骤,避免样品损失,提高结果的准确率和重复率;3.自动加样;4.根据蛋白样品的分子量大小自动进行分离;5.采用专利技术进行蛋白质捕获及固定;6.自动进行一抗、二抗孵育;7.自动进行免疫和化学发光检测步骤;8.完全无需人工干预,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9.可同时运行12个独立样品;10.单个样品上样量为3ug,上样体积约3ul;11.一次运行时间3~5小时;12.结果具有高度重复性,CV≤10%;13.系统自动完成数据采集过程;14.软件可对结果自动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15.软件设计独特,用户可定义样品,设置检验流程和分析运行数据;16.可置于工作台面上,方便操作。

8、冰冻切片机(Leica CM-1900) 冰冻切片技术是借助低温使备用样本达到一定硬度而利于组织切片。由于该技术所用组织样本无需经过有机溶剂固定、高温包埋和切片后处理等实验步骤,因此能很好地保存样本中的抗原和酶活性。本机制片室和载物台分别设有两套制冷系统,冷冻温度可根据生物样本需要在-5~-50℃间调整,可满足各种组织的最佳制片温度;本机切片厚度可在4~60μm范围内调节,但通常规切片厚度在10-20μm;所制切片平整、厚薄均匀、组织结构完整,组织块较大可作连续切片。
本机主要用于:临床快速病理诊断(HE染色);脂肪黏液染色;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等;原位核酸杂交和原位PCR标本制备。

9、半自动轮转式石蜡切片机(Leica RM-2245) 本机主要用于组织样本的常规石蜡制片。本机配一次性切片刀架,使用专用切片刀,切片厚度调节范围在0.5~100μm,配有高精度步进马达进样系统,能有效控制切片的厚度,重复性强。

10、振动切片机(上海之信ZQP-86) 振动切片机专门制备新鲜的组织样本,无需冰冻包埋,因而避免了冰晶对细胞结构的破坏。本机主要为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和脊髓、脑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提供组织制片,新鲜的脑、心、肾等组织最薄可切到30微米,切片完整、片面光滑、染色均匀。
八、联系方式
地址:哈尔滨市南岗区保健路157号
邮编:150081
电话:0451-86664775
传真:0451-86657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