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

能力作风建设年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建设 >> 能力作风建设年 >> 正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东北抗联学术研讨会
日期: 2022-11-1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哈尔滨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简报

 

(“能力作风建设年”)

第 19 期

 

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力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 年 11 月 18 日


20221118日下午两点,为更好地宣传和推广伟大东北抗联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10会议室举办了大中小一体化东北抗联学术研讨会。东北抗联将领王明贵之子王晓江、王昶军,东北抗联历史研究学者江玉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中华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迪副教授、人文学院马华教授等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首先,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中华院长向与会专家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抗联精神研究团队此前研究基础和研究成果,阐明了实现东北抗联精神活化传播的研究目的。东北抗联将领王明贵之子王晓江讲述了东北抗联的发展历程以及背后发生的种种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生动重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里,抗联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深刻诠释了抗联文化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同时,他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要成立体系更加完善的东北抗联研究团队,教师要按照“阶段——人物——故事”的方式更为系统化地研究东北抗联精神,争取每位教师都成为东北抗联文化研究专家。

东北抗联将领王明贵之子王昶军对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抗联精神智慧平台建设给予了宝贵意见,他指出东北抗联文化内容的重要性大于形式,在开发智慧平台过程中,要注意引用资料的真实性,平台开发要从讲史、讲理和传承文化几方面展开,讲史就是要树立问题导向意识,围绕“历史是怎么来的”的主题为学生呈现历史,抽丝剥茧向学生阐明“为什么会爆发九一八事变”、“为什么有关东军”、“一二九运动与东北抗联有何关系”等问题;讲理就是要向学生阐明道理,注意讲解内容的高度和深度;传承文化就是要从东北抗联在世界上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角度向学生传播抗联文化,注意内容和形式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感应力;东北抗联历史研究学者江玉章指出,要向学生讲述不同人眼中的东北抗联,讲授过程中教师要引经据典,为了避免争议,教师要多方考据、呈现正史,同时建议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开展“战火中的旋律”主题活动,带领学生吟唱系列东北抗联歌曲,激励学生为振兴东北做出更大贡献。

硝烟散尽,时代变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研讨会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表明,此次研讨会更加坚定了自身的理想信念,令自己深受感染和震撼,今后将全身心投入到东北抗联文化学习教育中,以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