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19级研究生张瀚文
个人简介:
张瀚文,2019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两篇,在中俄医学论坛进行英文学术汇报三次。曾获“挑战杯”创新创业比赛国家级铜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等荣誉。
成长经验分享: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很荣幸在毕业多年后能用这样的形式和大家交流。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二年,对于硕士三年的学习有一点新的想法,在此与大家分享。
首先,珍惜时间。掌握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是大家毕业的前提,充分利用时间储备知识技能,才能在毕业论文撰写时行云流水。此外,利用业余时间培养兴趣爱好并坚持下去,你会拥有情绪排解的出口,也会因此结识志趣相投的朋友;
其次,抓住机会。你的自信和底气源于过去每一次成功的体验。在读期间有很多锻炼、展示自己的机会,比如文献抄读、教学试讲以及学院活动等等,认真对待每一次学术活动,不断总结反思,你将收获到的不仅是学术知识,更珍贵的是对待世界的态度;
最后,把握未来。尽早进入工作岗位实习,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好平衡,读研之后你的主要任务不只有学习,掌握工作技巧和方式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做好从学生到工作者的心态转变。
师弟师妹们,三年时光转瞬即逝,希望未来的你会感谢如今努力的自己。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1级研究生张金子
个人简介:
张金子,2021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院教师。
曾担任院研究生会副主席,哈医大“四史”宣讲团宣讲员。曾荣获202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佳大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一等学业奖学金,参加第十五届医师职业研讨会获研究生项目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一作身份发表中英文论文4篇,曾担任《Psychosomatic Medicine Research》杂志青年编委、陕西省性学会第二届大学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委员。
成长经验分享:
回首读研经历,充满怀念。我的读研之路是充满着挑战与快乐的,挑战是因为从入学开始我们从一个萌新小白要经历文献抄读、试讲、选择研究方向、开题、中期考核、发表学术成果、撰写毕业论文及答辩这一系列任务。现在回忆起每个环节看似简单却又对当时的我充满挑战。如何查找与阅读文献、撰写文章、制作PPT、讲课汇报都是我们需要一一学习了解的。快乐是因为每当你完成一项充满挑战的事情后,会感觉到满满的收获与成就感,会推动着你继续前进。其实读研可以很轻松,只要按部就班随着时间与学业任务的推移,完成一项项考核任务,自然而然会走向毕业的终点。但读研也可以很充实忙碌,参加学术会议,多撰写文章等等,我们可以在读研期间做很多的事情,有很多提升自我的时间与机会。三年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希望同学们能尽早摆脱迷茫,对自己的未来有较为明确的定位与方向。同时根据自我设定的目标,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能力。一只鸟能够站在树枝上不是因为它相信树枝,而是它相信自己的翅膀!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读研这段美好时光,不要虚度光阴,学好、玩好、享受挑战、享受生活、享受周围的一切。尹梅老师常说:“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总要选一样”,同学们,请多多加油吧!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1级研究生王雨佳
个人简介:
王雨佳,2021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伦理委员会办公室秘书。
2023年荣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以第一作者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哈尔滨医科大学十佳大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成长经验分享:
2021年,我怀着满心的憧憬保研到哈医大人文医学专业,遇见了对我影响深远的导师尹梅教授,那是我圆梦的一年。
最初,医学人文之于我是《医患沟通》和《医学伦理学》教材上的字字句句,是我在书本上留下的圈圈点点和一张张精心绘制的思维导图。当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开始的那一刻起,我在书本之外看到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另一种深度。
在老师的引荐下,我走进了神经外科,到病床边去切实地观察现实中的医患关系,对医学人文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我心中那颗医学人文的种子,在老师的精心浇灌和养育下,生根发芽。我热爱与老师分享我的每一分收获和感悟,并总是期待、渴求着她教给我更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不断超越眼前的局限,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一路走来,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但更多的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探索医学人文的学习之路上,因遇见的每一位老师都在以爱育爱,才使这一路生花。如今,医学人文伴随我走入了工作岗位,将成为我一生的事业。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我将怀揣着这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

黑龙江省三好学生:2021级研究生张璟博
个人简介:
张璟博,2021级硕士研究生,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博士生。
在读期间发表中英文论文13篇,其中一作SCI 1篇、核心期刊2篇;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项;在第九届海峡两岸全科医学大会等4次学术会议中获奖并进行汇报交流;获黑龙江省三好学生、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三好学生、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成长经验分享:
时光荏苒,三年的研究生时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之一。回首往昔,每一步都充满了成长与收获。
2021年,我携带着梦想与期待,踏进了这座美丽的冰城,与老师和同学相聚在哈医大人文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我如同一株在肥沃土壤中茁壮成长的小树苗,沐浴在尹梅院长及各位恩师的悉心培育与关爱之下。
我永远铭记课堂上,尹梅院长为我们讲授药王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自那一刻起,大医精诚的理念与精神便深深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道路上的灯塔。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话是我在人文学院学习期间感悟最深的一句话。导师的每一次悉心指导,同学们的每一次热心帮助,阅读的每一篇文献,聆听的每一堂课,撰写的每一篇论文,每一个辛勤耕耘的日夜都是科研之路上坚实的步伐与涓涓细流,它们最终汇聚为成长的江河,使我在学习和工作中日益成熟,也让我在博士的科研之路上更加坚定和自信,不断在学术探索的旅途中勇往直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铭记在人文学院收获的知识和力量,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进取,不畏风雨,砥砺前行。

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022级研究生邵嵘青
个人简介:
邵嵘青,2022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荣获2024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年哈尔滨医科大学研究生“三好学生”、 第十五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研究生项目一等奖、2023年度一等学业奖学金、第十六届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研究生项目二等奖、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共享美好医患关系”系列作品征集活动医患故事二等奖。
成长经验分享:
我是十分幸运的,能够来到哈医大人文学院就读研究生,读研期间,我尝试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研究方向,学会了如何以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以及如何用严谨的语言表达研究成果。科研工作是孤独的、漫长的,每当我自以为翻越了一座高山后就能见到广阔的平原时,迎接我的永远都是下一座高山。幸运的是,我的导师总会在我迷茫、焦虑时为我指引方向,她犹如灯塔般照亮了我前行的路。科研是条漫漫长路,以琐碎赋予时间意义。在前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请不要惧怕内耗,因为这代表着你没有放弃思考,成长是痛苦的,当你第一次选择了放弃时,你的人生就会习惯于知难而退,但如果你选择了克服过去,你的人生就会习惯于乘风破浪;有时,你以为的一次简单的选择,其实影响非常之大,在你人生的每个转折点,都会走向截然不同的结局。十分感恩学院,是这里给予了我广阔的舞台和无数的机会,让我能有机会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老师们的智慧之光照亮了我的学术之路,给予了我莫大的鼓励。
亲爱的少年少女们,请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吧,请相信,彼方尚有荣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