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正文
以点滴温暖,呵护孤寡老人 日期:2017-05-31

2017年5月21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志愿者殷国桓,何朗歌,马鑫宇,丁奕化,胡茜梓,季景欣,谭昕共七名同学,以及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两人集体乘车去往我市道里区的馨悦老年公寓进行志愿活动。本次活动内容包括喂老人吃水果,陪老人聊天,表演节目等。

经过同老年人的交流,我们发现,在敬老院居住的老年人大多数由于某种原因,存在生理上的疾病或残疾,部分自理能力较弱,加之其子女工作无闲暇时间予以照料或因子女不孝等种种复杂原因,老年人失去去所,不得不居住于敬老院。换言之,老年人居住在敬老院实属无奈之举。

老人在敬老院的生活百无聊赖,很需要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得到精神慰藉。大部分老人都对于志愿者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据反映,几乎每个周末都会有志愿者到来,进行志愿活动。他们热情地同我们交谈,回答我们的问题。他们认为我们的到来并没有为他们的生活带来干扰,而是带来了很多快乐,临走时,他们依依不舍地同我们道别并期待着我们的下一次到来。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2c9606b0cb7c9a12622d28b965fa532f.jpg

经过此次敬老院之行,我们对于敬老院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真实的了解。此行让同学们发现原来在这个社会依然有很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与此同时,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予老年人更多的重视,加大养老领域的投入,提高养老金标准,并同时改造敬老院,美化敬老院环境,升级敬老院设备,提高卫生水平;要加强养老教育,使儿女们发自内心地关心老人,满足老年人的物质及精神需求。

社会人士应加强思想道德素质,让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充分发扬,作为子女要积极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给予其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慰藉,从根本上扭转社会老龄化给老年人带来的不利局面;给予老年人更多关注和关心,让老年人安享晚年。

而作为一代大学生,我们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热量,充分利用每次志愿活动的机会为老年人带来温暖,并要积极组织、策划、实施每次敬老活动,使得敬老活动进行得有意义,真正达到减轻老年人心理负担、提高老人生活水平的目的。要竭力避免形式主义行为的出现,避免在活动中扰乱老人的正常生活,采取正确、合理的沟通手段,认真倾听老年人的诉求。

社会老龄化是今天中国社会人口形势的特征之一,做好安抚老年人工作势在必行,任重道远,这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群体的共同努力,改变认识,加强修养,积极行动。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ae420b9a2fefbb2ed1b528c7ad79ebe.jpg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医学与哲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法学》
             

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