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4月29日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院团委组织师生参观工运博物馆和劳动公园。以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谱写着青春华章。他们穿梭在博物馆的历史长廊中感受工人运动的厚重历史,行走在普法宣传的街头巷尾宣传法律的必要性,参与到城市角落的志愿服务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用脚步丈量“劳动最光荣”的精神高度,用行动诠释“青春当有为”的青年担当。

一、博物馆里的时空对话:触摸劳动精神的历史脉动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工运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内展出的文字与实物资料,深入学习工人运动的历史。“这些展品不是冰冷的物品,是中国工人用汗水浇灌的时代丰碑。”丛宇涵在参观后总结。

二、街头巷尾的法治星火:点亮青年责任的文明之光
法学专业的同学发挥本专业特长,结合劳动节主题宣传劳动法,用专业知识搭建法律与民生的桥梁,让法治阳光照进劳动者的心田。


三、城市脉络的青春守护:书写生态文明的绿色答卷
在去往劳动公园的路上同学们就开始了劳动精神的实践,对于公园内部的垃圾同学们也没有坐视不管,力所能及之处都拾起垃圾。“城市的卫生其实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首先要做到不乱扔垃圾,更高程度我们作为青年更应该主动去维护城市的卫生。”王涵在捡起垃圾后向同学们分享感想。

四、劳模徽章的思想碰撞:激荡知行合一的智慧火花
整体参观劳动公园后同学们在门口的劳动光荣徽章前留下了合影,虽然同学们通过这一天的主题学习也收获了关于劳动精神的感受,今后也会弘扬劳动精神。用实干的脚步稳步前行,凭奋斗精神开创美好未来,以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迎接时代挑战,投身伟大复兴的奋斗征程。


参观学习结束后立即展开了专题研讨会,各组分组讨论由组长分享感悟。“我们应该解码劳动精神的时代基因,以躬身之姿书写未来答卷。劳动精神是体现中华民族勤劳、务实的重要精神,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要学习、深化劳动精神。”研讨会上冯佳睿代表四组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