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岁月如歌 法学走过15年系列活动(一) 日期:2017-01-13

法学十五周年忆

 

风雨沧桑辞旧岁,抚今追昔话未来。

哈尔滨医科大学,是2001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首批15家有权授予法学学士学位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兴办医学法学专业,因为没有先例可循,因而从目标定位、学制选择,到办学模式、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改革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做了大量开拓、创新性工作。自2002年首届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就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从医疗法律服务日益增加的实际需求出发,坚持培养医法结合的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差异化准确市场定位,在学院领导、法学教研室教师、全体同学以及社会上合作单位的倾情配合、不懈努力下,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医学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之路。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导师制活动:学生入校伊始,就会有指定的导师负责,形成学习指导小组,对学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能力和思想心理予以全程、全方位指导。既加深了师生间的亲人般的关系,又为同学们提供了及时的、根本的指导。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081258ca69b5e2c5ee9db61cadcc95e.jpg

(图为王萍教授在导师制活动中指导学生)

突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学二年级,医学法学专业的学生要全部到医院学习实践,这是哈医大卓有特色的“临床教学”、“医生带教”,学生在各科室轮换,一边听临床医生讲授理论知识,一边亲身感受诊疗活动过程,对医患关系有亲历性的认识,也为同学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从事医疗法律实务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临床实践经历。

坚持哈医大办学精英化培养理念:在法学专业招生上,一直坚持少而精的原则,每年的招生人数基本在40人左右,并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重点线以上生源;在授课过程中,对于医法结合的特色课更是要求具有医学和法学双料教育背景的老师才有资格讲授;学生学习状态不仅从期末考试的成绩把握,平时有辅导员了解反馈,更有导师制小组及时沟通,形成多级、立体教育管理系统;通过开展模拟法庭、辩论赛、演讲比赛、试讲课、文献抄读等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医学法学专业这个大家庭充满了浓浓温情:司法考试的紧张备考中,教研室为孩子们送来了牛奶和鸡蛋;考研之前,任课老师为孩子们发来了满是正能量的激励短信;放寒假回家过年,对路途远、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同学,老师们又及时地献上了爱心信封;毕业临别时,学院领导和专业教师们又寄语了同学们殷殷嘱托。学院,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同学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时时感受到来自家庭般的关爱,进而焕发出无尽的上进力量;老师,像燃烧的蜡烛,总是用智慧和光明,照亮同学们前行的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哈医大医学法学,从最初的蹒跚学步,到现在的昂首阔步,就这样一路执着,令人骄傲的走过了十五年。展望未来,如何培养让用人单位满意,让学生综合素质更强,是医学法学专业全体教师须待思考的“大问题”。我们决心秉持“木直中绳、博学载医”的校训,继续发挥医学法学创新工作的精神,与所有医学法学学生一道“撸起袖子加油干”,书写医学法学的美好未来!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3dba55e9d16ec571ddeb5d3c24731cd9.jpg

王萍,教授,医学法学教研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医科大学教学名师,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卫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黑龙江省法学会常务理事。

 

 

我与医学法学专业共同成长

 

岁月,实在太是匆匆。转眼间,我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留校已经十七个春秋,医学法学专业,也走过了十五年的风雨历程。回想当年毕业留校的情景,我依然庆幸自己当初做出了人生最正确的选择。这十五年间,我经历了医学法学专业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的发展历程。

专业筹备初期,是学校和学院领导全力支持,让学习医学的我跨入了法学神圣的殿堂,医法结合的教育背景和知识结构为我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我从中国政法大学毕业,也是在这一年,哈医大的医学法学专业正式招生。当时的我和我的同事们拥有一个共同的信念:要让这个新兴交叉专业快速发展起来,要用加倍的心血与汗水去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品牌。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431f4a4bf7755030ed8b11b5c156252.jpg

(图为医学法学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基地)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一路走来,读研、考博、人大访学、孟繁旭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在这些痛并快乐着的成长过程中,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也获得了“省优秀教师”、“省青年教学能手”、“省第二届杰出法学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完成了从助教到教授的身份转变。

有一种责任叫荣辱与共,有一种情结是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记得专业创立之初,我不厌其烦的向别人解释医学法学专业的内涵,消除大家对专业的不解甚至质疑;也记得课堂上,如何用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诠释抽象的法学理论知识;在办公室抑或楼层走廊,和学生谈心,时而急切,时而温婉。看到医学法学专业的发展,听到自己的学生考上心仪院校的研究生,通过了司法考试,找到了理想的工作,我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只有当过教师的人,才能体会到的喜悦和满足。

医学法学专业,已经成为我一生割舍不去的亲情。弹指一挥间,十五年,有感动,有感激,有欢乐,有汗水,有付出,有收获,当然更有期待和希望!感谢医学法学,让我的人生如此绚丽多彩! 祝福医学法学,你的明天定会更加辉煌!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30c1462ae4b7d826646bf2de7660c8b.jpg

张雪,教授,医学法学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政府立法专家,黑龙江省卫生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黑龙江孟凡旭律师事务所律师。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医学与哲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法学》
             

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