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岁月如歌 法学走过15年系列活动(五) 日期:2017-02-07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826d3016d5dc82cf7d624f834a08af9e.jpg

(图为医学法学专业老师与2008级学生毕业留念)

 

我将青春献给你

 

20岁,你在阳光大厅报到,看到法学专业宣传板的时候熟悉却陌生。你见到很多人,帮你送行李,为你讲解繁琐程序,亦或害羞却又渴望地与你互相讲着自己的姓名。那时,你还不知道,这些人是你的老师、学长、同学,将会陪伴你走过那么美好的时光。然后你笑着与父母在校门前合影然后挥别,然后偷偷流泪。

21岁,你已经对法学有了初步的印象,看到课表上新的课程,兴奋期待。你发现因为导师制、模拟法庭、“12·9”晚会等活动,你基本熟悉了全部老师,即使她的课程被安排在下学期。你笑着与老师同学讨论,开始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有些不同。

22岁,你开始感觉到法学的厚重,为某个案例争论不休。你的未来还没有方向,沉重的司法考试却已敲门。你穿着舒适的衣服,以自习室为家,桌上覆盖厚厚的讲义,异常充实。倦了的时候,你们聊天。然后你惊奇发现,共同生活3年的同学原来有许多你不知道的故事。你们相约向老师请教、讨论,收获了对宠溺的理解。

 23岁,你形影不离的朋友开始偶尔消失,你们的话题围绕着工作。曾经被占领的自习室,空无一人。再一次走进法学教研室的走廊,驻足在宣传板前。每一张照片都有熟悉的身影,可直到现在你才发现三年时间法学专业成长了这么多。走过长长的走廊,你看到法学教研室亮着的灯,突然决定考研,继续留在这里。那份眷恋自己都说不清。

 24岁到26岁,还是熟悉的教学楼,熟悉的法学教研室。偶尔被问,你怎么还在这里,会心一笑。

 27岁,你终于还是离开了,没有成为法律人。

 你以为一切就这样结束。可是,你还是会思考研究朋友向你询问的法律问题,还是会关注司法考试改革,师门聚会时的话题还是围绕着法律案件。对法学专业有种莫名的情愫,依然自豪,依然向往。

 我以为我将青春献给你,原来,你已融入我的血液。

 感谢,法学十年时有我,法学十五年时有你。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66e2c656e2406698316211d938dc449c.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徐源

东北农业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 编辑 

 

 

在奔跑中寻找快乐

 

过去的2016年里,在法律圈蒋勇律师和他创办的无讼应该算是比较火的。我走进法律圈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无讼。在母校医学法学专业创办十五周年之际,我分享自己大学毕业这5年的一些感想。

做一个有专业技能的人

每个人有自己的技能,为了一个项目大家聚在一起各显其能,然后把项目完成,所以我很在意自己的专业定位和团队里所能扮演的角色。

与蒋勇律师以及无讼平台上的法律人接触,最直观的感觉是专业化。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细分领域的知识又变得复杂多样,足够专业才能在一个领域做的足够优秀。“万金油”律师盛行的时代我们没有赶上,在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的今天,有一层医学渊源的医学法学专业恰恰给了我们寻求自己专业化的一个方向。最近在律所我们团队在为一家医联体公司的融资提供法律支持,而我的医学院背景在项目谈判和完成具体事项时着实给我加分不少。

选择学习法律就要学会坚持

法律行业并不像理工科一样能够很快挣取高薪酬、快速成功,攀上人生巅峰。比如一个软件架构师月收入在3万以上很平常,卖房的中介每月也有几万的收入,而法律行业是一个慢热的职业,要从律助开始一点点积累、一步步熬出来。前进的道路多数是一条缓坡,虽然慢,却是一个一生都在一步步向上走的职业,这一职业特点很像医生。

在北京的这两年我跑了3个全程马拉松,深刻的认识到一点:所谓的“是非成败”并不是眼前几百米的距离能看得出来的。我很享受每隔一段时间能回学校找尹梅老师聊聊天的际遇,有一次她告诉我,人生路很长,要学会看的远一些,能坚持努力,才是最重要的!人生事十之八九不如意,或疲惫或迷茫或焦虑或无助,每一个人生阶段都会有不同的纷繁复杂的问题困扰着你我,现在回头看以前让我们死去活来的痛苦,也就只剩下一串呵呵了。

有时很难定义人生目标应该是什么样的,而我会选择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习惯,比如跑步,比如阅读,比如勤奋的对待每一份工作,学会在痛苦、迷茫、焦虑这些负能量的包围中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勇敢的实施下去,我相信终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我在医学法学专业毕业快5年了,很感恩在医大生活的点点滴滴,很感恩医大各位老师给予我的关爱。就像跑马拉松一样,输赢不在于起跑线或眼前的几百米,我的路还长着呢,学会在奔跑中寻找快乐,学会坚持自己,这是我毕业5年里最受益的体会。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136dbbf653c43a4f246f63d229026e5.jpg

(图为吴志强(右一)与法学前辈合影留念)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吴志强

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 律师

 

 

一封家书

 

见字如面,我是曾在您怀抱里成长4年的学子,很久没有联系,知道您很挂念我,不是我不联系您,而是我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更好,可以为学院做点什么有实质意义的事情,而不仅仅只是叙叙旧。

曾梦想自己也会除恶扶正,曾梦想自己也会救死扶伤,曾梦想自己也会有三尺讲台,曾梦想太多,太多。转眼离校已经将近五个年头,现在在一家川内上市公司的FO(Family Office)中承担投资与法律方面的工作。工作虽然艰辛,但是每当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自己的一些成果,还是觉得收益颇多,收获颇丰。

这封信,我觉得总要给看过一眼的人一些“不成熟的感悟”,几点我认为重要的感悟分享给家人:

一、在学院重要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要培养一种能力,树立一个态度。让你进步最快的是再学习的能力,让你成为佼佼者的是逻辑能力,态度就是独立、客观。两者结合,是我现在的工作基本方法;

二、职业素质,尹院长曾告诫我们“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其实在哪个行业都需要这样有“佛性”的人,职业道德不是规范,而是时刻对自己内心的醒悟;

三、责任意识,年龄的增长使我们逐渐成为别人的依靠,担当虽让我们有压力,但是也会为我们带来内心的安喜。

最后,值此学院十五周年之际,祝福学弟学妹学业有成,恭祝各位尊师身体健康,祝愿学院人才辈出,更加辉煌。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9a6ad8761bb01f5a4cb51eacd9dcb4cc.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8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孙亮

四川利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02e572d858168805ec86700efbda6726.jpg

(图为医学法学专业2008级学生在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实习)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0eb2b7f101016ab3419e3b9562a8e84.jpg

(图为医学法学专业2008级学生在毕业典礼中着学士服合影留念)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f5c27277096e87e7360415b964924f0a.jpg

(图为医学法学专业老师与2009级学生毕业留念)

 

艰辛的辉煌

―纪念医学法学专业创办15周年

 

我和医学法学相识于2009年。最难忘的运动会在2010年,26个瘦小的身影喊着“凌云赛场,斗志昂扬,人文法学,笑傲群芳”的口号将比赛推向高潮。最难忘的辩论赛是主楼五四普法那一场,有人被装扮成金刚葫芦娃,上演唇枪舌战、智勇双全的精彩绝伦。最爱看的报纸是人文学院的《人文青年》,披荆斩棘,我们开始了一项属于自己的事业。最让人惊叹的晚会是12·9,舞台上的流光溢彩不再是因为舞台与表演。最爱玩的游戏是“心里慌”,一种来自赤壁的扑克牌游戏,我们却将它演绎的光怪陆离。最悠闲的时光是我们窝在寝室玩弄着夏日的霞光,还有愚人节的表白。最难忘的该是2012整年的备战,我们被期末考试、开题报告、司考、考研、找工作弄得焦头烂额,每天数着倒计时和周围的伙伴比谁学的时间长……还想要用更多的语言把它一一描述出来,过往的一幕幕不停闪现,而我的笔,却为什么写不出来了?

2013年,我们哭着分手,各奔天涯,唯有祝愿彼此收获殊途同归的幸福。我去了西政,在南方的艳阳里最怀念的却是北方的大雪纷飞,还有锅包肉。2016年,又是一年毕业季,漫漫迷途,苍苍身影。从外企辞职到如今的律所,我终于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坚定地走上了律师之路。走进社会,才懂得社会和大学不一样,而在医学法学的世界里,曾经教给我们要承担起每一份的责任却受益终身……

在医学法学的怀抱里,我们充满了孩子气,有老师们的疼爱,我们无忧无虑……如今,我们都长大了。大漠落日般的心态,换成了小楼一夜听春雨的闲态。当我们用心去揣摩生活中类似于老蚌衔珠,蛹化为蝶,万涓成河的人生规则时,会幡然顿悟:那不正是平凡生命历经苦痛与岁月抗衡而编织的辉煌,不正是有限生命在无涯岁月中定格成永恒的证明吗?爱我们的青春年少,爱我们的生命岁月,爱我们的人文情愫,更爱我们的医学法学。

从2002年到2017年,我们的医学法学从一个蹒跚的婴儿变为不容忽视的新秀。我们看到了医学法学的不易,看到了努力,也看到了未来。15年,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成长,这也是医学法学专业从传统到当代的涅槃。

医学法学,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更幸福,义无反顾,为你加油!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李姗姗

山东慧泉律师事务所 律师

 

 

最美丽的遇见

 

你在北方的寒冬里,大雪纷飞,我在南方的艳阳里,四季如春。

生活,总是一边怀念,一边继续。怀念的是回不去的时光,人文学院七年的陪伴仿佛就在昨天。

2009年的夏天,我们身着迷彩相遇于绿茵场,20余日烈日骄阳,脸蛋黑红,或扎西,或旺姆;2011年的夏天,我们散落于图书馆各处,吃着法学老师们为我们煮的鸡蛋,或司考,或考研,那年司考通过率高达50%;2013年的夏天,我们匆匆挥别,或北上,或南下,而我有幸走近我的硕士导师尹梅教授,和一群小伙伴,充满爱。如今漂在深圳,在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落脚,忙碌但快乐。

一路走来,从同学们和自己的经历中收获了一些感悟。要热爱,热爱人文学院,热爱自己的专业,不是专业不够好,多思考是否自己不够强;要踏实,清晰认识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做每一件事,考试的每一次,做十分的准备,是对自己的负责;要实践,创造机会多尝试你想做的事,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不惧怕迷茫和艰辛,坚定地走下去。

走进人文学院,是最美丽的遇见。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7964e548169cb2236f6152deca5f0024.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刘丹茹

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  律师助理

 

 

明天会更好

 

2009年,我来到哈医大,为我是一名医学法学学生而跃跃欲试。我们用了四年的时间,与她哭、与她笑、陪她奔跑、陪她成长。还记得第一次踏入大学校门时孩童般的欣喜,第一次站到演讲台时的慷慨激昂,与得知自己闲时随感获奖后那种超然平静;第一次月下憧憬未来美好画卷时的兴奋不已,以及毕业在即还在日头下奔波于面试公司时汗流浃背的艰辛……2013年,我想不出还有什么是六月里最难忘的事情了。就这样不舍,却真的毕业了。

毕业后,我成为一名检察官。在检察院,从事的是民事行政监察监督工作。我真的很庆幸也很荣幸自己在哈医大所学能所用,也真的欢喜自己的微薄知识化为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我做的都是极普通、极平凡的工作,没有辉煌的业绩,没有耀眼的荣誉,但是,我觉得充实而自豪。回望走过的路,或是埋头于一摞摞案卷中沉思分析,或是奔波于乡下、田间、社区、医院等调查取证,或是出席法庭捍卫司法公正,或是心怀为民之情释法说理。医学法学专业四年的学习生活已经告诉我,默默无闻的工作正是为捍卫法律的威严做基础。

离开母校已经三年有余。曾经的林林总总,甜蜜与欢笑还有那淡淡青涩的味道;那曾经的人,那曾经的夜,曾经的一切一切,我都分外怀念;深藏过去,遥望远方,我不断问自己实现公平正义的目标是否还依然清晰……

医学法学走过了15年,15年间,医学法学专业的学子们,携手前行,在共同推进国家法治进程,提升法律教育水准的同时,书写我们医学法学专业人才更具光彩的历史篇章!

让我们一起面对,一起经历,一起举杯,祝医学法学的明天会更好!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47b6911b798a9feb0e118d409d07d73e.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李小曼

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检察院 民行科科员

 

 

我和我的医学法学

 

母校之“母”在精神的哺乳。在人格形成与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哈医大给了我丰富的精神食粮,是人文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温暖的陪伴。

青春之所以美好值得回味,是因为它青涩、质朴、简单、纯粹。这些美好的青春记忆,越是成长越显珍贵。2009年的夏天,我踏上列车一路向北,来到东方莫斯科——冰城哈尔滨。那时的1124次列车还是没有“K”的绿皮车,坐在硬座上的我并不知道此行要遇到的“她”是个怎样的存在,将和“她”碰撞出怎样的酸甜苦辣。后来,时间慢慢揭开“她”的面纱,展示出“她”迷人的风姿与醉人的品格。

优美的校园环境,典雅的建筑,生动表现了什么叫“腹有诗书气自华”;校史馆和伍连德纪念馆的丰富陈设无言地诉说着什么是不朽的丰碑;运动会上的一次次获奖,完美诠释了“势单力薄”的相对合理性;“一二·九”晚会的成功,完美印证了“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正确性;“孩子们”对“同学们”的取代,传递着老师们对学生“爱生如爱子”般的疼爱;临床实习生活,体现着医学法学专业的特色所在,教会我们不仅要有一颗匡扶正义、敬畏权利的公正之心,更要有一颗悲天悯人、解救众生的仁人之心。

在医学法学的课程学习中,我们学习法律知识、学习医学知识;我们用法律的视角去看待医疗活动中的社会关系,站在医生和患者的角度去寻找和谐医患关系的钥匙。我们以仁人之心,求公正之行。在医学法学的课外实践上,我们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参加社团,在实践中锻炼我们的能力,增进我们的是师生情、同学情,让纯洁的友情升华成浪漫的爱情,让玩耍的快乐转化为奋斗的激情。在生活娱乐上,我们尽情歌唱,畅快喝酒,我们痛快地哭,痛快地笑,像蒲公英一样分散又像候鸟一样重逢。终于,在那个暖阳高照的夏天,我们一起去旅游去狂欢,把没喝完的酒全喝完,把没流完泪都流完,然后挥手告别,告别母校、告别老师、告别同学、告别此间四年的自己,奔赴远方。

而我,带上在哈医大医学法学收获的珍宝,奔赴西南,来到一座新的魅力之都——重庆。虽远隔千里,仍时常关注母校的消息。医学法学给予我的东西似乎成了我身上的某种印记,让我的思维与言行带着浓浓的“医学风”。三年一晃而过,硕士毕业了的我还在等博士的毕业,心境却不似几年前。

时间是个好东西,对于个体而言,时间让人成熟;对于集体而言,时间令其壮大。自2009年至今,我成熟了很多,自2002年至今,哈医大医学法学成长了很多,获得了很多荣誉与认可,哈医大人文学院壮大了不少,加入了许多精英,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我感到自豪。

心有千言,笔下片语。最后,祝敬爱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医学法学专业和人文学院前途美好,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祝医学法学的学子学业有成,事业辉煌!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187e0c7f5d356755ae73d633ff67d646.jpg

哈尔滨医科大学2009级医学法学专业学生 陈先根 

重庆大学 博士研究生在读

 

 

说明: 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973cdd710710c3985e460ba4ccf3509f.jpg

(图为医学法学专业2009级学生在校期间举办课外活动合影留念)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医学与哲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医学与社会》   《医学与法学》
             

ICP备05001970号 哈尔滨医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