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一场以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推进医疗高质量发展步入新征程为主旨的火炬传递接力仪式在陕西延安举行。
由《中国医学伦理学》、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陕台《健康好生活》栏目等联合主办的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共享美好医患关系 奋进医疗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公益活动,首站选在延安举行这场火炬传递活动。就是要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践行延安精神、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上午八点半,火炬传递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院长白茫茫致辞,延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员副主任王刚、延安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吕达、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小龙、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大会主席张金钟、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首席专家凌峰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王明旭、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尹梅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延安精神·星火相传第一棒火炬手,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小龙教授,以其专业的医疗技术和卓越的管理能力,致力于推动医院的发展,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第一棒火炬手,他手里的火炬象征着“智慧之火”的传承和传播,激励着每个医务工作者在自己的领域追求卓越、追求智慧。象征着人类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燃烧自己的智慧,为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棒火炬手王明旭教授目前担任《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编,也是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活动的发起人,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贡献,成为第二棒火炬手!将第二棒“仁爱之火”传递到下一站枣园旧址。他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将激励更多的人在医学伦理学领域追求卓越,为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和医院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棒火炬手凌锋教授,是一位杰出的医学专家,作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锋在脑脊髓血管病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她专注于脊柱脊髓血管畸形的诊断治疗,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系统性、创造性的贡献,被誉为我国脑血管病血管内治疗学的创始人。
凌锋教授的火炬象征着“敬业之火”,象征着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他们将火炬中蕴含的能量和热情传递下去,寓意着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传承与发展!

第四位火炬手是全国抗癌明星马复荣,她曾经面临严重的健康挑战,但她并没有沮丧或消极,相反,她选择了积极面对疾病,并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分享给他人。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理解了医患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医患共同体的建设对于患者、医生和整个社会的意义。现在她手里的火炬象征着“希望之火”,代表着对美好未来的愿望与追求,是一种激励人心的力量。

第五棒火炬手代表着新一代的青春力量,年轻人是延安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未来医患共同体的建设者,今天他备受瞩目,正是因为他背负着延安精神的传承使命,并努力为构建医患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天以他为代表的一群年轻人,他们坚守着传承的使命,点燃了这把“传承之火”!

最后,哈尔滨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尹梅教授作为火炬传递活动最后一棒的火炬手,将承载着延安精神的火种继续传递到哈尔滨医科大学。本次活动不仅是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更是用传递圣火的方式呼唤人们崇高的感情,让医患成为一个利益相关、情感相系的命运共同体。

今天的活动现场亮点纷呈,在现场访谈环节,曾获得过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中国好医生、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原妇产科主任孙联珍医生,她谈到了自己将60多年的光阴奉献给了这片热土,表示如果下辈子的职业还能选择的话,她还要当医生,还要当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可见她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她的两任继任者也在现场谈了他们对医生职业的理解,谈到了如何星火传承、赓续接力为人民服务的体会。









“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奋进医疗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大型公益活动是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等单位发起,在2019年和疫情防控期间各举办了一届。今年已进入第三届,本届系列活动将包括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的延安精神·星火相传火炬传递接力仪式和在哈尔滨举行的学术交流大会。首站选择在革命圣地延安举办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活动火炬传递仪式,不仅是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更是用传递圣火的方式呼唤人们崇高的感情,激励医护人员勇敢担当, 赓续医疗卫生领域团结奋进的进取精神,弘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益求精”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再次启航。
8月2-4日,第三届“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学术交流大会将在哈尔滨举行。
文章来源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医学伦理学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