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医学与哲学》杂志、《健康报》主办,由中国卫生法学会、黑龙江省卫生法学会、黑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协办,哈尔滨医科大学承办的“全国高校首届医学人文课程青年教师讲课大赛”隆重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40多家高校、80余名医学人文领域一线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比赛,另有19家高校的同行来到现场观摩。大赛聘请了教育部高等学校医学人文素质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张金钟、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主编赵明杰、《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社》主编王明旭、《健康报》人文版主任孟小婕、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刘晓冬等国内一批知名医学人文专家担任大赛预赛和决赛评委。大赛可谓规格高,讲课高手云集,竞争异常激烈,引起同行广为关注。
大会根据医学人文学科具体方向,将报名选手分为“医学伦理组、医学心理组、医学哲学组、历史和导论组、医患沟通组、卫生法学组”,按照比赛规程,7月 1日进行了各小组的预赛。80多名选手,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和课件,各展才华,各具特色,在短短20分钟时间里,展示了各学科知识的理论魅力和各院校的讲课风采,经过整整一天的角逐,共产生了12名选手进入7月2日的决赛。

(图为评委会主席张金钟书记在决赛现场讲话)
决赛选手分别就“医患沟通中的同理心”、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伦理问题”、“告知缺陷侵权责任的认定”、 “情感性记忆的峰终定律”、 “应激反应与管理”、“安乐死的伦理问题”等话题,从多学科多视角讲授和演绎,既有理论的不断深入追问,又有临床实践的尖锐挑战;既有教学艺术的循循善诱、课件的引人入胜,又有语言表达的慷慨激昂、优美动人;既有课堂的热烈互动,又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回味悠长,博得了学生听众和广大评委不时的啧啧赞叹之声,整个现场气氛紧张、有序、热烈。
最后,大赛评选出特等奖2名,分别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张维帅、西南医科大学陈屹;一等奖1名,获得者为南京中医药大学邹苏;二等奖5名,分别为昆明医科大学黄莺、西安医学院温春峰、南京医科大学周玉峰、哈尔滨医科大学付洋、西南医科大学游向宇;三等奖4名,分别为西安医学院安玮娜、长春中医药大学李菲、成都中医药大学雷虹艳、南京中医药大学王小丁;大会评选出最佳组织奖单位,分别是西南医科大学、昆明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图为评委为比赛特等奖选手颁奖)

(图为评委为比赛一等奖选手颁奖)

(图为评委为比赛二等奖选手颁奖)

(图为评委为比赛三等奖选手颁奖)
比赛结束之后,各家参赛单位的同行们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在本次大赛中的出色组织表示称道,对本次大赛的深远影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其“在医学人文教育事业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相信随着此项工作的有序推进,医学人文教师队伍的业务素质定会得到充分锻炼和快速提升,医学人文精神在医学教育和医疗实践中的根本地位必将体现得愈发充分和回归本位。

(图为评委为哈尔滨医科大学授予“最佳组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