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法学专业是为适应社会对医学法学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专业,哈医大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具有授予法学学士学位资格的医学院校之一。
师资力量方面,医学法学教研室既有专职教师,还本着“开门办学”的理念,聘请多位在黑龙江省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知名的专家作为客座教授。
教学模式方面,专业既开设包括法理学、宪法学、刑法学等在内法学课程,也安排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医学课程的学习。医学法学专业学生自入学以来,就由专业教师进行导师制辅导,每位教师带3-5名学生,四年大学生涯,从学业和生活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在第二课堂上,医学法学专业学生将会于法院庭审现场旁听学习,也可在学院模拟法庭进行情景模拟。
2002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法学专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生,十八年风雨历程专业培养了近千名复合型人才,他们具有法学、医学双重知识背景,他们毕业多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亮,今天他们想对学弟学妹们说——
窦晨熙-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学生

各位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毕业生窦晨熙,在2014年法学专业毕业后前往欧洲继续深造,目前供职于荷兰本土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行政法专业律师事务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离开医大六年了,然而那些在医大,在人文学院的经历如今还依然历历在目。犹记得刚进入医大时的懵懂与青涩,初次接触集体宿舍的不安与局促,以及作为理科生对于即将开展的文科专业课程的隐隐担忧。然而学院老师们长辈般细致的关怀让我感到亲人般的温暖,宿舍的姐妹们以光速打成一片,而我最为担忧的课程问题也随着老师们风趣幽默以及深入浅出的讲解而烟消云散。在这四年中,我遇到了负责任的导师,指导我完成了人生中第一篇论文;我认识了可以交心的好友,陪我度过了一个个高峰与低谷;也曾在学业的间隙为大学纯真的爱情而欢喜或落泪...每个人对于大学生活都有不同的体会,正如谭会军老师说的,不论体会如何,这四年一定是有所收获的,或者是学业,或者是友谊,或者是爱情。
在此请允许我引用Gump最为经典的一句话,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大学生活也是如此。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把握这美好的时光,汲取知识,收获良师益友,为自己未来的学业和事业做出准确的规划。
孙心元-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学生

致风华正茂的学弟、学妹: 我是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的毕业生孙心元,研究生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现任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法院南翔法庭四级法官助理,曾获得上海法院系统“嘉奖”、嘉定法院法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回首大学四年的青葱岁月,学院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导师张雪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令我万分感激、受益匪浅,也让我坚定了从事法律工作的信心。至今工作已四年有余,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学院老师们教授我们的踏实与严谨。我们的专业特色在于既要学习民法、刑法等法律专业知识,也要掌握一定的内科、外科等医学知识。入学之初,我也曾对内科、外科的学习倍感头痛和不屑一顾,在学院老师思想上对我们进行“洗脑”、学习中对我们严格要求的情况下,我也认真学习并掌握了一些医学知识。工作后,对于涉及医学知识的道路交通事故、健康权案件,我经常会碰到当事人对原告就医的必要性、合理性或伤残等级不认可的情况,此时我能仔细查阅其他同事不愿看、不理解的较多病史资料,进行初步审核,运用所学知识有的放矢,将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释明双方,自2018年1月出任法官助理至今,我独立主持调解成功交通事故案件近300余件。毕业论文开题时,张雪老师及时制止了我表现出的“差不多”想法,并对我的毕业论文严格要求,从开题、写作、到修改成稿张老师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令我十分感动,也让我改变了马虎的习惯。工作后,我十分庆幸大学时养成的严谨习惯,对于形形色色的当事人、冗繁复杂的卷宗材料,我都尽力沉下心来谨慎应对、细致查阅,竭尽所能使我配合法官承办的每一个案件都能体现公平和公正。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珍惜韶华、莫负人生,在最好的年华遇到最优秀的自己。
李思-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学生

大家好,我是2010级法学毕业生李思,2014年本科毕业以后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了三年;2018年从律所辞职,赴美国波士顿大学攻读了银行与金融法专业的硕士学位;2019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回国,现在在一家信托公司工作,主要负责资管产品的开发和设计。
基于对法律和金融交叉领域的兴趣,本着在三十岁之前不给自己设限的信念,从毕业到现在我一直在尝试,虽然过程异常艰辛,但是也伴随着满满的收获。
回首初入大学校园时,对专业、对未来都怀揣着满满的不安,但是在学院老师的耐心教导下,在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我很快摆正了心态,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也顺利在毕业前通过了司法考试。
四年的时间短暂而充实,感谢医大法学,传授给了我足以立身的专业知识、培养了我独立思考的生存能力。希望医大法学这个大家庭未来朝气蓬勃、蒸蒸日上。
徐智超-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学生

个人简介:
徐智超,哈医大2010级法学专业毕业生,吉林大学法学理论法学硕士。毕业后考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调入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现任告申庭四级法官助理。曾获得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度年度优秀公务员、个人嘉奖。
寄语新生: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对外人说起我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法学时,总是看到他人惊讶的目光。但当我真正投入于法院工作中时,深刻感受到这句医学院的誓词,带给了我对法律事业的一点人文思考。司法,不仅追求公平正义更追求一点温暖。这使我面对当事人时,始终能够带着同理心,耐心地倾听,热心地解答,努力为冰冷的法条赋予一丝温度。这是我作为哈医大毕业生,抹不掉的印记。
木直中绳,博学载医。法学永远是实践的科学,哈医大人文学院秉承校训,开放包容的气氛,富有特色的课程,丰富多样的活动,使我不仅具备专业的法学知识,也收获了坚定的信念,广博的见识,缜密的思维,丰富的经验,使我能够坚毅自信的走进社会,开启人生新的征途。
距离第一次走进这个校园,已经十年。忘不了学姐、学长对我的悉心帮助,院长、老师们专业热心的教导;忘不了集体活动获奖后,大家的喜悦,自己迷茫失落时,落下的泪水。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即将走进这个大家庭,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将是你一段最美好的人生。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多学一点知识,多经历一些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给自己一个丰富多彩,无怨无悔的青春。
最后,谨以当初写给自己的一句话送给你们:
天高任鸟飞,不倚窗前梅。
他日居庙堂,衣锦报春晖。
刘旭甡-哈医大法学专业2010级学生

个人简介:
刘旭甡,哈医大2010级法学专业毕业生,2014级医学伦理学研究生,现就职于辉瑞普强医药贸易有限公司,东一中国民营区域推广经理。
学弟学妹们,你们好:
非常幸福能够以这样的方式与大家相识,虽然已经离开母校3年,但大学生活还是历历在目,无比怀念。十年前,我和你们一样,第一次走出家门,踏上了一片新的土地,看着新的天空下飘着朵朵白云。我们离开家乡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求学,当我们用激情拥抱这些新鲜的事物时,其实,我们人生的又一次征程也有了新的起点。是的,大学不是我们的激情和梦想结束的地方,而是我们全新的生命又将以十足的动力扬帆起航的地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医法课程交叉学习,理论实践相互融合,使我在这里的每一天都很充实。大学期间,我担任班级班长,同时还有学生组织的工作,这些内容使我在大学生活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掌握了技能,更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为我离开校园走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三点内容。首先,大学生活的师生情、同学情,将是你们一生中收获的最真切的情谊;其次,要确定好目标,并为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最后,希望大家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困难不退缩,勇往直前,勇争第一。
很荣幸能够成为哈医大法学的学子,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期待我们的大家庭明天会更好!
医学法学
梦想开始的地方
信仰 正义
怀疑 宽容
用汗水书写青春
用奋斗成就未来
在这里
遇见你
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