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简介:
黑龙江省基础医学研究所于1978年12月22日由黑龙江省编制委员会正式批复建立,编制85人,附设于黑龙江省医学科学院。
下设十二个研究室,即:形态学研究室、组织工程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室、生殖内分泌研究室 、神经电生理研究室 、实验病理研究室 、心脏病生研究室 、病毒学研究室、 细菌学研究室、 免疫学研究室 、寄生虫病研究室、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医学遗传学研究室。
2000年6月省科技厅正式批准在黑龙江省基础医学研究所内建立黑龙江省医学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001年5月省教育厅建立了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1年5月省教育厅建立了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医学细胞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2004年4月建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BSL-3重点实验室。
2005年7月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评审,申请报批第二批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并获批。
2017年3月黑龙江省遗传改变模式动物重点实验室获得第一批通过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备案。
4个重点实验室的建立,改善了实验室的环境,更新了设备,提高了利用率,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实验室实行对外开放、资源共享,逐步使重点实验室成为黑龙江省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培养高层次创新医学人才的摇篮,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黑龙江省基础医学研究所有一支力量雄厚的科学研究队伍,有稳定的科研方向。近些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项目及重大项目、国家“八.五”——“十三.五”重点攻关、重大项目的研究工作,在一些重要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研究所在进一步加强和拓宽研究领域,深入地进行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同时,根据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及人民健康的需要进行了一些防病治病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并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科研方向:
1.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
2. 遗传改变模式动物研发与应用
3. 肿瘤遗传学、肿瘤免疫学、肿瘤生物治疗、基因治疗、肿瘤病理学研究
4.干细胞组织工程、干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5.肿瘤相关病毒及嗜神经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6.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
7.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保护机制的研究
8.生殖内分泌生理、痛与镇痛机制、肾脏病理及肾脏生理的研究
9.寄生虫病免疫及致病机理的研究
10.近现代医学史
11.Internet网络医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