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简介:
器官移植技术再次受到社会各界关注。黑龙江省器官移植技术目前位居全国前列,哈医大器官移植中心成立以来,成为黑龙江省首家器官移植中心,主要承担器官移植高端研究,最终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
据介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器官移植国,目前,我国每年有5500个病人通过器官移植获得新生。回顾我国器官移植历程,黑龙江省器官移植技术始终位居全国前列。1956年,作为哈医大二院胸心外科创始人的赵士杰教授成功实施了狗头移植实验的研究,开辟了我国器官移植领域的先河。继1992年杨玉民成功“换心”后,目前,哈医大二院心外科完成的心脏移植手术患者最大的达58岁、最小的13岁。此外,肝移植是器官移植难度最大的手术,1997年,21岁的张胆由哈医大二院普外科专家韩德恩教授成功实施了肝脏移植术后,现已存活26年,是目前黑龙江省肝移植后生存时间最长、国内生存质量最好的肝移植病人之一。2000年哈医大二院吴德全教授完成省内首例胰腺移植和甲状旁腺移植手术。2021年,哈医大二院肝脏外科邰升教授、崔云甫教授相继成功完成三例半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和一例全离体肝切除自体肝移植这一复杂肝脏外科技术。2023年,邰升教授、钟翔宇教授完成国内首例废弃肝脏脾窝异位辅助性肝移植手术。在全面拓宽肝脏移植技术反面不断创新和前行。
此外,哈医大一院专家实施的国际首例“父子共脾劈裂脾移植术”、东北首例“同种异体带十二指肠段全胰腺移植术”、“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等,引起国内外学术界轰动,成为我国脾脏外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时,成为全国唯一的一所卫生部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
哈医大一院、二院的肝、心、肾、肺、甲状旁腺、眼角膜等先进移植技术和成果促使哈医大器官移植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据哈医大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姜洪池教授介绍,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各类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供体来源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器官移植技术和抗排斥反应方面的研究仍需完善和加强。“器官移植中心”是以国家卫生部之前在哈医大成立的“细胞移植重点实验室”为前提成立的。哈医大配备国内一流设备成立的器官移植中心,将在各脏器移植的术式、免疫排斥以及分子、细胞等方面做长期深入研究。突出“转化医学”,以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相结合,把器官移植领域进一步拓宽,微观至细胞移植研究,将研究技术最终应用到临床,惠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