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育教学 > 正文

教育教学

西边雨后云初霁 东方风来满眼春

——大庆校区基础护理学部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深入推进教学改革

时间:2021-10-18 16:26:594  作者:罗树新 吴洪梅  点击:

大庆校区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部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落实《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为抓手,以一流专业建设和核心课程建设为重点,多措并举 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着力增强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以来,王正君老师荣获黑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本科赛道)一等奖,罗小茜老师荣获哈尔滨医科大学2021年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大赛一等奖,另有多名教师在大学骨干教师教学风范大赛、教师全英文教学大赛、首届青年教师临床技能大赛等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窥一斑而知全豹,基础护理学部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上取得的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这是不断提高育人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多维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哈尔滨医科大学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实施意见》精神,学部制定了《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部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在学部层面开展“课程思政”大讨论,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育人意识”,增强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感,按照学校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思政专项培训,定期举办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会,加深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路。

一是在教研室层面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深入挖掘提炼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融合,将社会热点和临床案例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融入思政元素,做到了思政元素进大纲、进教案、进课堂,推动“课程教学”向“课程思政”转化、“专业教育”向“专业育人”转化,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二是思政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协同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学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研究,近两年来,获批校级以上课程思政教研课题2项,其中《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外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获批哈尔滨医科大学2020年度“课程思政”专项课题,《外科护理学》课程思政示范课获批校级立项,在示范课程引领下,护理专业课程全面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是学部每年遴选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任教师担任护理本科生导师,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科学思维培养等方面进行指导,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统一,导师通过自己在研的教学和科研项目,为本科生参与科研提供平台和资源。多名学生在本科导师的指导下申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近两年共有63个项目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支持,其中省级15项、校级48项。

别出心裁,推陈出新——以学生为中心推进系列教学改革

学部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下推动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推动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融汇以“教研推动教改”的工作思路,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学部遴选培养教改先锋和“种子”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先行实践示范,根据课程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一是《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开展以案例为切入点的切换式教学方法改革。由医院相关科室的护士担任临床带教教师,这样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充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操作能力,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避免或减少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的发生;而且还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此外还巩固了“切换式”教学模式的知识体系,提高了护理学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二是《健康评估》课程开展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改革,其核心是学生围绕教师提前布置的学习任务,展开接下来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进而达到培养人才的目标。《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学习效果将与学生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息息相关。结合疫情特殊时期,构建以“任务驱动”模式(导-疑-学-评-拓)作为指导核心,以“线下自主学习、线上讨论、线下大作业”作为组织形式,使得《健康评估》的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并取得优异成果。该教学方法改革被黑龙江省在线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为优秀案例。

三是有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部组建“在线教学管理工作小组”,统筹在线教学安排,制定延期开学期间本专科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在线教学工作安排,筑牢教学质量防线,保证线上教学平稳有序开展。学部及时召开《“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在线教学方法与经验分享会》为后续推进教学范式改革提供宝贵经验。强调线上教学并不是把以前的课堂“原封不动”地搬到线上,要“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学得好、学得明白、做得对、做得到位,能做能用、敢做敢用、会做会用作为核心指标来评价教学质量,同时实现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在后疫情时代,学部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全部专业必修课程已建立在线教学平台,每门课程均有配套视频、PPT和复习题及拓展资源,较大程度满足了学生线上线下学习需求,全部课程都结合学习通的应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外科护理学》提出的“完全线上混合式教学”被国家护理学教指委遴选为“典型案例”,供全国护理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学部鼓励教师申请教研教改立项积累教研成果,近两年来学部获批教研课题4项,其中省级教研课题2项;校级教研课题2项,发表国家级教研教改论文5篇。

网格管理,统筹运行——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部创新性地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以教学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学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部教学工作委员会工作细则》对学部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提出指导、咨询和审议意见,参与教学管理决策以及各级各类教学比赛参赛教师的辅导等工作。学部教工委敢于监督善于指导,对青年教师教学全过程,包括备课、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各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价,并及时将意见与授课教师反馈沟通,助力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质量。

学部完善了基层教学组织架构,形成“学部—教研室—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的层级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了学校与学部督导相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评价相结合、检查监督与示范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学部建立了以教学管理干部为主导以各班学委为主体的学委工作群,便于师生间双向互动交流,及时收集学生对学部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工作。无论是疫情防控时期的在线教学,还是在后疫情时代深入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完善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体系保障了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过去两年的校区教学质量分析与评价中,学部连续三个学期整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为A级,课程A级率均高于校区总体水平,学生评教满意度达到98%以上。

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师资队伍是关键。学部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助力中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以赛促优,发挥优秀教师模范带头作用,起到了以点带面、全面提高师资队伍能力和水平的积极作用。

一是以赛促教以赛促改。教学竞赛根植于课堂教学之中,是对教师知识储备、教学基本功、课堂展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检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的创新发展的助推器。学部参照各类教学比赛文件,制定了《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部教学比赛常态化制度》,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通过互相借鉴学习教学新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每学期的固定时间,学部都要举办一次主题教学比赛,内容涵盖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教学基本功等。要求教师全员观摩,及时推广成功的经验和好的做法,以赛促改,以赛促优,树立典型,引领示范,持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高级别赛事储备优势力量。学部领导高度重视各类教学比赛,按照比赛要求,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充分利用教研室的基层组织优势选拔参赛选手。学部成立了专门指导小组,发挥团队协作的优良传统,认真研究比赛细则,集中对参赛选手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反复多次从参赛教师的精神面貌、参赛内容选择、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课件制作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逐一细致打磨。

二是以赛促优。功夫不负苦心人,学部优秀教师在各项比赛中脱颖而出。一年来学部获黑龙江省首届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哈尔滨医科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一等奖1项,校区首届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校区青年教师风采大赛校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奖1项、校区级二等奖1项。骨干教师风范大赛校级二等奖2项和校区级一等奖1项,校级全英文教学大赛二等奖1项。创新创业相关领域获第八届“共享杯”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荣获优秀奖1项,第十七届工银融e联“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省赛银奖1项、铜奖1项,全国3D大赛13周年精英联赛省级特等奖1项。

雨后云初霁,风来满眼春。哈医大护理学院基础护理学部立足亮点,打造特色,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实效。未来,学部将继续立足实际,找准瓶颈再出发,进一步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创新学生实践实训管理,深化科研与教学的互补功能,从而推进学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