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院在我省首开“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快速通道”急诊治疗体系。
据流行病学统计,我国城市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9/10万,全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200万人,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50万人。尤其黑龙江地处北方寒冷地区,脑血管病发病率更高。急性脑梗死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黑龙江省人民的第一大疾病。有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脑梗死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不到患病率的千分之一,而美国却达到2.5%。因此,积极开展急诊动脉溶栓技术,建立卒中单元,势必可以更好的降低急性脑梗死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脑血管病患者家庭的生活负担。
动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新型有效方法,较静脉溶栓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动脉内溶栓具有直视性和局部用药的优势。血栓局部药物浓度高,全身药物浓度低,颅外出血的危险性大大降低。
如果及时进行溶栓治疗,病人很可能会不留后遗症地重新站起来,重返社会,而错过了时间窗,就可能会留后遗症甚至造成终身瘫痪,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今年2月,四院在黑龙江省首开“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快速通道”急诊治疗体系。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与哈市120急救中心合作,神经内科的医生轮流每天都有人在医院急诊科值班,如果神经科医生判定是急性脑梗死,将陪同患者做头部CT检查,并会迅速联系神经内科介入溶栓治疗小组准备溶栓,协助突发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入“快速通道”,第一时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动脉溶栓。建立了“专人陪伴,专人输送,专人溶栓”的治疗体系,让急性脑梗死患者得到了最佳的溶栓治疗,避免了过高的致残率。大大缩短了从发病到溶栓的“抢救时机”,比以往大约可以节省4-5个小时。可别小看这四五个小时,由于广大患者及家属对于脑血管病知识的匮乏,往往发病之初就耽误了大把的时间,以往患者自发病到发现,再到由120送至医院,再到完成各项检查、化验,等待结果回报,中间有很多环节流程,耽误了溶栓的最佳“时机”。
神经病学指南中明确指出前循环病从发病到溶栓的时间不能超过4.5个小时,这黄金的4.5个小时决定了患者肢体瘫痪的康复程度,基底动脉系统血栓溶栓时间窗为12小时,可延长至24小时,如果能够在时间窗内得到有效的溶栓治疗,不仅能够抢救生命,更能够提高血管再通率,大大的减少了患者肢体瘫痪的程度。接受急诊溶栓的患者可能从肌无力的状态迅速恢复,甚至效果明显者可能恢复到正常肌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快速通道”成立至今,成功治愈了20多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最年轻的为32岁(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最年长的为7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