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个出生仅3天的新生儿,突发肺炎、胃穿孔等多种疾病,生命垂危,经哈医大一院新生儿科和儿外科专家联合救治,及时手术,精心护理,终于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患儿家住黑龙江省鹤岗市肇兴镇,刚刚来到人世1天,就因高烧入院,当地医院诊断为肺炎,治疗过程中,患儿突然出现呕吐,伴有腹胀,并逐渐加重,为挽救生命,父母带着患儿赶往哈尔滨求医,清晨4点多,住进了哈医大一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入院时,患儿病势危重,腹胀明显,腹壁静脉显露,触诊韧,肠鸣音消失,腹胀压迫肺脏,导致呼吸急促,下肢及阴囊明显水肿,右侧头顶部还存在约10cm左右的头颅血肿。新生儿科姜春明副主任医师立即对患儿实施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稳定患儿各项生命体征,第一时间完善相关检查。通过腹平片,发现患儿腹部膈下显示气体密度影,上中腹部可见气液平面,根据经验推断,是由消化道穿孔引起的气腹。于是,马上决定请儿外科专家前来会诊。接到会诊通知后,儿外科副主任医师王龙马上赶到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了解患儿情况和各项检查结果后,为患儿做了全面检察,诊断为消化道穿孔,需立即手术修补,否则将危及生命。然而,患儿出生刚刚3天,加之连续发烧、呕吐、不能进食,体质虚弱,手术及麻醉风险非常高。为了争取时间,两科医生一面制定手术方案、做术前准备,一面与患儿家属沟通,向他们介绍病情、可能出现的后果和准备采取的抢救措施。经家属同意,王龙副主任医师马上为患儿实施了急诊手术。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手术开始了。术中发现,患儿腹腔内存有大量胃内容物,胃前壁浆膜破损、肌层缺如、粘膜穿孔,范围约7.0cm*4.0cm。两个多小时的手术中,王龙副主任医师精心地为患儿完成了胃修补术,仔细清洗了腹腔异物,手术获得成功。
由于术前患儿已合并肺炎,术后自主呼吸弱,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而且,腹腔留有两枚引流管,并需要胃肠减压,这些对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都是一种挑战。为保证患儿的有效治疗,新生儿科主任王竹颖教授亲自参加治疗工作,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稳定下来,1天后患儿脱离呼吸机,度过了危险期。术后,每天用少量温盐水为患儿灌肠,以保持肠道通畅,减少肠道粘连的几率。术后5天,患儿腹胀减轻,引流量逐渐减少,顺利拔出引流管。7天后,患儿已能自行吸奶。
据专家介绍,新生儿胃穿孔在临床并不常见,病死率较高,早期诊治是挽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目前,患儿体重增加,身体状态明显好转,已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