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胃癌“青睐”烟、酒、肉 “老胃病”们应尤为注意

时间:2014-04-17 11:31:484  作者:李华虹 杨帆  点击:

大口抽烟、大杯饮酒、大块吃肉,作为东北民风的特色,一向为东北人所崇尚与自豪。然而,近年对胃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吸烟、饮酒(尤其是白酒)、大量长期食用烧烤类食品是诱发东北地区人患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近日,哈医大二院就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以上三条诱发因素,可谓“三招全中”,再加上20多年的老胃病,最终发展成了胃癌。目前患者已经接受了手术,术后身体状况良好。

权威资料显示,全国每分钟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 在我国,胃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名列榜首,在全身恶性肿瘤排行榜中位于第四位。胃癌的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为各类癌症死亡的第一位。

家住哈市的王伟(化名)今年45岁,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见到知心的好哥们时就打开了话匣子,尤其是再喝上几杯时更是“情绪高涨”。他说自己也没啥爱好,非要说两样的话,那就是抽烟和喝酒了。据他的朋友讲,他的“酒品”非常好,喝酒从来不耍赖,基本是每天一斤白酒,喝得最凶时能自己喝掉了整整一瓶60度白酒,酒桌上很少有人敢和他较劲。这种“烟酒两不误”的生活,王伟一过就是20多年。“我和他们说我有胃病,人家都不信。”谈到自己的胃病,王伟说道,他从20岁就开始抽烟、喝酒,24岁时首次检查出患有浅表性胃炎,用药治疗后基本痊愈。但是由于工作原因,他一直饮酒量比较大,作息时间也不规律,所以在此后的20几年间,又有数次的胃炎、胃出血、胃溃疡症状,每次一犯病,他就停酒吃药,一好转,他就停药喝酒。

“平时好好坏坏,没啥大问题,但是近一个月以来我的前胸后背大范围的疼痛,持续时间很长,到了基本不缓解的程度,我还当胆囊炎治了一阵子……”一个月以前,王伟又喝了一顿大酒,酒后照例又去吃了烧烤。第二天的宿醉折磨得他头痛欲裂,浑身不舒服,按照自己的“秘方”,他又喝了半杯白酒,准备“透”一下。但是以往屡试不爽的绝招这次失效了,上吐下泻的王伟感觉自己支撑不下去了,于是家人陪同他去了医院,胃镜检查结果让他和家人大吃一惊,这次不是胃溃疡了,他得了胃癌。

医生为王伟进行了手术,据哈医大二院普外二病房主任邹小明介绍,王伟患的是幽门管胃癌,有2cmX3cm大小,属于进展期胃癌中较早期的类型。手术切掉了他一半的胃体,医生将下端的空肠与胃进行了吻合,为他重建了消化道。目前王伟的状态良好,生命体征正常,术后他还要进行6个疗程的化疗作为辅助治疗。

邹小明主任说,胃癌发病率近来呈现逐年增高趋势,这和遗传、环境,尤其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有着很大关系。研究发现,吸烟过程中可产生40多种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肺癌、胃癌、口腔癌、喉癌、胰腺癌等。虽然我国人群的吸烟率有所下降,但由于癌症发病有滞后,未来吸烟导致的癌症负担将会增加。大多数人都认为吸烟和肺癌关系密切,与胃癌扯不上关系,其实大错特错了。吸烟时不仅将烟雾吸人肺内,也随着吞咽动作进入胃内,特别是饭后更容易进入,危险性更大。烟中的尼古丁可以直接刺激胃黏膜,破坏胃黏膜屏障,促进胃炎、胃溃疡的形成,并延迟其愈合;烟雾中含有尼古丁、二甲胺等物质,吸收入胃内后不能被排出,由胃黏膜吸收,在胃酸的作用下合成致癌性极强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可引起胃癌。如果食用绿色蔬菜少,维生素C、维生素E等摄人减少,机体对胃癌细胞的杀伤力减弱。这时再吸烟,则为胃癌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有些人不但吸烟,而且酗酒,则发生胃癌的可能性成倍增加。

胃癌的病因很复杂。1994年,幽门螺旋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第一类胃癌致癌源,此外,亚硝胺也是可能的致胃癌物质。亚硝胺是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而成的产物,而硝酸盐及亚硝酸盐均广泛存在于腌酸菜、咸菜、咸鱼、咸肉、烟熏食物中,故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有利于预防胃癌。

专家介绍,现在很多人对胃部的不适并不在意,大多是自行到药店买药服用,缓解后就淡忘了,最后反复发作导致恶变。邹小明主任建议,40岁以上每年体检一次,尤其是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腺瘤性息肉和胃溃疡等慢性胃病的患者更应该注意,“老胃病”们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养成良好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同时注重体检,这样才能防患于“胃”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