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二院专家:烟民应每年查肺

时间:2014-04-21 16:55:514  作者:李华虹 刘乙辉  点击:

第2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日前在我市启动。

癌症是人类健康杀手,据了解,肺癌在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占到了23%,在我国为恶性肿瘤首位死亡原因,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上升。据不完全统计我市1/4的癌症患者为肺癌,在我市恶性肿瘤患者数量上居首位。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的《2013年世界癌症报告》指出,2012年导致死亡最多的前三类癌症依次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它们都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胸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教授表示,根据统计,过去的5年中,中国的肺癌患者增加了约12万,每4个癌症死亡者中就有1人是肺癌患者,而87%的肺癌死亡都同吸烟有关,吸烟危害的不只是烟民自身的健康,同吸烟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概率提高了25%,而在工作中长期被迫吸二手烟雾也会增加患肺癌的危险,最近的调查还显示,三手烟同样能对人体带来不小的伤害。

张临友教授指出,肺癌早期无明显症状,仅少数中心性肺癌患者因癌瘤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病早期可能出现刺激性呛咳症状,这种呛咳与季节、时间和用药与否无关。对绝大多数肺癌患者,一般病情发展至中晚期时才会出现咳嗽、咳血等典型症状或指关节粗大、肌无力等不典型的肺外表现。临床诊疗过程中超过80%的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治疗机会。因此,40岁以上的长期吸烟者或每天吸烟量较多者应每年进行一次肺部CT检查,以筛查排查早期肺癌。

肺癌发病人群开始年轻化

近几年肺癌有“年轻化”的趋势,“我曾经诊断过的肺癌患者中最年轻的只有20岁”张教授说,而患上肺癌的原因和精神紧张、长期吸烟,酗酒有关。现在年轻人的生活不规律,不良的生活习惯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许多年轻人因为学习工作压力,养成了大量吸烟的习惯,大量吸食烟草自然容易引发肺癌。

除吸烟外可以引发肺癌的因素有很多,饮食、肺部疾病、环境污染等因素都能导致肺癌,其他还有与某些职业性致癌物有关,如石棉、砷、电离辐射,尤其是氡、煤烟、烹调油烟等。现在在我国,吸烟仍是导致肺癌的主要病因。

长期咳嗽要警戒警惕患上肺癌

许多肺癌患者在确诊时都是中晚期,哪些症状是患上肺癌的“伤害信号”?张主任指出,据统计表示70%—80%肺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治愈的机会,五年生存率很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癌的早期症状包括咳嗽、咳血、胸痛、发热、指趾末端膨大呈杵状(杵状指)、枢纽关节炎、多发性周身性肌炎等。这些看似无关的生理表现,其实都是身体的“求救信号”。长期慢性咳嗽病人一旦咳嗽性质变化,如变频或者出现刺激性干咳就要警惕肺癌。而40岁以上的吸烟人群一旦出现痰中带血、血丝或小血凝块,肺癌的大概性是相当大的。

如何早期发现肺癌

想早期发现肺癌有以下三项措施:

第一,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比如每天吸烟20支、烟龄大于20年的中老年人群,要每年进行胸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因为胸片正侧位检查会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早期肺癌漏诊。

第二,有临床症状者要及时就诊。如果吸烟者以往的咳嗽方式和习惯突然出现改变,咳嗽性质、咳嗽声音也不一样了,一定要重视;如果以前只是咳嗽而没有痰,现在咳嗽加重了,而且有痰了,也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如果反复出现同一部位的肺部炎症,也要考虑肺癌的可能。

第三,不吸烟者也要提高警惕。没有吸烟史的中老年人如果出现刺激性咳嗽,且合并有血痰的症状,也要警惕,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张临友教授指出,胸部CT扫描检查对于发现早期周围型肺癌有意义,而早期中心型肺癌则依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痰细胞学检查。怀疑肺部疾病者应首先接受胸片正侧位检查,发现肺部有问题,要尽快接受胸部CT扫描检查。

治疗肺癌新技术 老年肺癌患者寻找生存出路

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教授指出,肺癌的治疗讲究以手术为主包括放疗、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在内的多学科规范化综合治疗。手术应该是治疗的核心,凡有手术可能的患者都应积极手术,切除病灶并尽力保留肺组织,这是使患者获得治愈或长期生存希望的唯一有效方法。早中期癌症病人可以通过手术得到根治,通过手术加术后化疗及放疗、靶向治疗,哪怕是晚期的肺癌病人,也可以延长其生命。张临友教授说:“肺癌病人不应该把5年作为其生命极限,完全可以获得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美好生活时间。”

长期以来,年龄大、肺功差的肺癌患者由于无法耐受手术治疗而成为了“手术禁区”。为了探寻这类人群的生存出路,哈医大二院胸外科主任张临友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为老年肺癌患者寻找生存出路。据了解,此种手术方法可以很好地攻克老年肺癌患者年龄大、肺功差两大难题,而且因为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极大地提高了老年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据张临友主任介绍,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老年肺癌患者成为新的就医群体。然而这类老年患者往往又伴发着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疾病,而且肺功能极差,如果采取肺叶切除术的话,有可能会给老人带来呼吸功能衰竭的危险,所以只能另辟新径。而如果按照常规,不能施行肺叶切除的患者将改行楔形切除术,这虽然有利于年纪大、肺功差的患者,但由于楔形切除很难将肿瘤彻底切除,因此极容易复发,很大程度上会为患者带来再次手术的伤害。为了避免让老年人承受不必要的痛苦,张临友主任创造性的开展了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解决这些困扰广大胸科医生和患者的问题。

据了解,出血少、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且术后无并发症是该新术式的优势所在。此外,张临友教授还介绍说,单孔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是根治性的手术,不但能够彻底切除肿物,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者的正常肺组织,而肺功能的保留对于原本肺功差的患者来说是极大的好事,这可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术后的恢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