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疫情防控的重要缓冲带—隔离病房

时间:2020-03-18 16:28:494  作者:方若冰  点击:

随着我省疫情逐步缓解,哈医大二院的隔离病房工作逐渐步入尾声,曾经高度紧张的医护人员们一位一位离开隔离病房,回到各自的岗位,患者一位一位出院、大楼一层一层封闭的景象,成为一个月以来医护人员们坚守与付出的最大回报。

整一个月前,哈尔滨市疫情形势严峻,2月16日,哈医大二院启用第五住院部建设了整栋楼的隔离病房,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缓冲带”,并先后抽调感染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ICU、CCU、消化内科等科室医生46名,全院各科室护士110名,2名行政管理人员,支援隔离大楼与发热门诊。这条重要的“缓冲带”既起到了医院内部防护疫情感染的作用,又承担了大量日常患者的就医需求。

多学科团队支持隔离病房

疫情暴发初期,医院建设了发热门诊与隔离病房,随着疫情形势扩展与患者病情逐渐复杂,初期的隔离病房已经很难满足防疫需要。2月以来,医院收治了不少有基础疾病的疑似患者,在等待确诊期间,这些患者急需治疗,但如果收治到医院内各病房,将会对其它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感染威胁。为了防护院内感染,又能及时救治患者生命,哈医大二院于2月16日,紧急启动了第五住院部三层楼作为隔离大楼。累计已经收治了59名患者,这些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有心梗、脑梗、外伤、肾脏病等各类疾病。

感染科主任李树臣介绍,发热病人通过发热门诊进入隔离病房,第一步就要排除是否为新冠肺炎患者,单纯新冠肺炎患者比较容易诊断,但伴有其它疾病就很危险了,还有其它病毒性肺炎的患者,也要做好区分。“如果漏了一例进入院内病房,造成院内感染,后果不堪设想。”李树臣解释,“隔离病房就是医院防控疫情的重要缓冲带。”

除了最前沿的急诊和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就是医院内部抗击疫情的主战场。“疫情重症区的工作任务很‘重’,隔离病房的工作很‘难’。”李树臣解释,“风险高、病情复杂、危重症多,各种复杂疾病的患者都在隔离病房,要准确判断病情,极大考验医院的综合实力。”

据悉,为了既保证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又能保证医院不受疫情感染,医院抽调了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ICU、普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专家进入隔离病房,对住院患者开展会诊。感染科李树臣、赵勇华,呼吸科三病房主任陈复辉对收入隔离病房的患者联合评估肺炎,还有其他学科的医生负责治疗基础性疾病,组成了既能防感染又能治病的精英团队。

“医院调配了各科室的精兵强将,在救治发热患者的同时综合施治。” 隔离病房行政负责人王琛说,“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时,大家一起讨论病情,提出自己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快速制定治疗方案。一有时间,大家就在群里讲解呼吸机的使用,如何参考氧合指数等,病毒性肺炎的鉴别,心率加快如何处置,压疮的护理办法等等。穿脱防护服时大家互相检查互相提醒,逐渐形成了专业、团结、友爱的团队。”

隔离病房的日常医疗工作由感染科医生于建武负责,据他介绍,科室内的医务人员来自不同科室,针对合并不同疾病的疑似患者,科室内每天进行会诊,病区内外高效协作,保障医疗质量。全部医护人员都是三级防护,工作中严格遵守防护规定,穿脱防护服、隔离衣、口罩、帽子、护目镜等防护用品时,要相互提醒,务必规范。病房实行封闭隔离管理,无陪护,极大增加了穿戴隔离服的医生、护士工作强度,他们不仅为患者治疗,还要做生活护理,安排饮食等方方面面。

63岁的患者马先生(化名)患有胃部淋巴癌、脑炎,由于肺部感染被120紧急送入哈医大二院,在尚未确诊新冠肺炎的情况下,在隔离病房支援的ICU医生姚志鹏冒着感染风险,迅速为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开展一系列紧急抢救,终于让他的病情逐渐平稳下来。后来,马先生排除了新冠肺炎转入普通病房,能在疫情期间得到及时高效的抢救和治疗,让马先生一家充满了感激。

隔离病情隔不开温情

王琛介绍,隔离病房建设的前期,主要是病房设施建设和防护用品调配等工作,随着患者进入隔离病房,就要全力做好患者的沟通协调。

“很多患者一开始并不理解,”王琛解释,“他们会认为我不是新冠肺炎,为什么还要被隔离,这时候我们不仅仅要劝说好患者,还要劝说陪护的家属。”

王琛没料到,他要跑整整数个小时去“找人”。一位刚刚进入隔离病房的老人平时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儿子不放心,离开隔离病房后又跑回了病房躲起来。王琛带着护士长足足在隔离大楼里找了两个小时,才找到这位家属。为了让患者家属安心,王琛和护士长与患者家属们都加了微信,随时给他们拍摄患者的情况,及时分享信息,很快就取得了家属们的信任。发现老人的牙掉光了,医护人员还特地准备了奶制品和松软的餐食。

“只要信息沟通及时、充分,就会赢得患者和家属们的信任。”王琛介绍,“为了让患者和家属安心治疗,医护人员每天要和患者家属多次讲解反复沟通,病情进展和治疗方案、效果,患者的脾气秉性、饮食习惯,还要缓解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压力,全方位照护好患者。还记得患者出院时,家属的感激之情和深深的鞠躬,这是对我们辛勤工作的最大认可。”隔离病房虽然隔开了家人,在医护人员的努力和帮助下,浓浓的情谊却在彼此之间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