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他们是抗疫中的隐形者

时间:2020-03-02 15:13:144  作者:卢东赫 刘凤华  点击:

在哈医大一院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平凡,因为他们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他们伟大,因为他们直面生命并且勇于担当,每当患者生命垂危需要血液抢救的时候,他们都会竭尽全力,用自己的双手为患者撑起一片天,他们就是临床一线的幕后英雄--输血科的工作者们。

输血科在人们的印象中就连一个医学毕业生都认为,只是做个血型,配个血那么简单,但是当他们真正在输血科工作时,而且真正接触到输血这个专业时才发现,输血科承担着大众所不知道的风险,输血科人需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需要在血站和临床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输血科人还要运筹帷幄,保证血液保存一定的库存量,以满足医院临床的需要。输血科既要考虑在保质期内把血液发完,不浪费任何一袋血液,又要在血液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尽可能想办法把血液从血站取来。需要预估血液的保质期,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血液的发出。输血科人还要有坚强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壮的身体,因为平时的日常工作,计步器就显示已经运动了 1.5 万步!

春节假期还没有结束,因为疫情的原因,输血科的工作人员早已进入了与血奋战”的忙碌状态。每到冬季、春节前后,往往是血液最为紧缺的时候,今年的形式尤为严峻。每天,与中心血站无数次的电话约血,千方百计能多要一些血液;与各个病区打电话、与申请医生不停沟通、确认,认真地记录;如何把仅有的血液协调好,让动脉夹层瘤、急诊创伤大失血、在手术台上的患者起死回生,让白血病的患者能延续他们的生命,为挽救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生命,在24小时紧张的忙碌着。

即使疫情期间,哈医大一院的急诊科也不停地收治急诊患者。2月的一个夜晚,输血科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着:消化科患者大出血、ICU 患者大出血、心外主动脉 A 型夹层瘤需要急诊手术、脑外科急诊手术……都需要紧急输血!特别是消化科患者和 ICU患者,经历了两次失血性休克,生命危在旦夕,输血科的库存血远远不足,情况万分紧急。半夜时分,输血科值班人员立即上报输血科刘凤华主任,刘主任马上联系血站供血科,并不断与血站的各级相关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很快救命的血液送到了输血科,经过一夜的救治,各科协作,终于从死神手中成功挽救了每一位患者。这样紧张、忙碌的工作,不止是这一个夜晚,这是输血科几乎每天都会经历的场景。

2 月12 日,刘凤华在接到输血科要参加群力院区全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后,立即在输血科发布消息,大家踊跃报名,没有一个人退缩,随时听从科里安排。在刘凤华统筹安排下,蒋晶慧、于洪敏先去。随着患者源源不断转入一院,重患和危重患者越来越多,工作强度越来越大,蒋晶慧连续奋战 5 个昼夜后仍不肯休息。刘凤华考虑到疲劳工作会降低免疫力,再加上蒋晶慧家里还有一个不到 3 岁的儿子,需要有人照顾,即使蒋晶慧想一个人在实验室多待些时间来减少同事接触新冠肺炎病毒血液的机会,仍旧强迫她休息。

2 月 19 日,李秀丽,于菲去群力支援,和于洪敏一同承担输血科的医疗工作。2 月 22 日晚上,赵琳琳接到刘凤华电话,有一个危重症患者需要血浆置换,赵琳琳迅速从家里赶到总院,推着 200 多斤的血液细胞分离机带着耗材、抗凝剂等马不停蹄地来到群力院区,迅速进了病房,从 20:00至24:00 ,她足足工作了 4个小时。23日至24 日每天 4 个小时,穿着厚重、不通气的隔离服,站在患者的面前,给每一个需要血浆置换的患者进行治疗,把大量有新冠病毒、坏死因子的 2000 毫升血液置换出去,再输注健康的新鲜冰冻血浆 2000 毫升,陪伴着病人,期盼着患者快快苏醒。2 月26 日,她一个人连续给 2 个病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在病房里工作了 8 个多小时。晚上又有一个重患需要进行血浆置换治疗,解广莹接到电话,当日还在总院工作的她,都没来得及带一些换洗衣服,就携带另一台机器来到了群力 ICU 病房,从 20:00至24:00为第三位患者进行治疗。午夜时分,脱下厚厚防护服的她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衫。

李秀丽、于菲刚刚来科室两年,她们主动和跟刘凤华申请去前线:“主任,我没有结婚、我没孩子、我没负担,我是党员, 疫情严峻,我先去。”夜深了,群力重症收治区输血科的灯依然亮着,值班人员彻夜守候,未眠!

新冠病毒可通过血液产生的气溶胶传播,被感染的几率极大。输血科由于人员不足,只能值白连夜,这是于菲的第六个夜班了,她已经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实验室呆了四个小时,因为群力重症监护室的新冠患者几乎都在 80 岁以上,有很严重的基础疾病,所以要经常输血,由于患者用药可能产生药物性抗体,配血十分困难,待在实验室时间就会较长,由于呼吸困难,就会缺氧一样头昏脑涨,还要准确安全地将血液发放到临床科室,保障用血安全。当于菲从实验室出来时,全身都已经湿透了,头发就像洗过一样,问她“辛苦么?” 她总会腼腆的一笑,“身体辛苦,但是心里是快乐的,因为我又一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我作为输血科人,我骄傲!”

时间的年轮在每一天都会有印记,在疫情肆虐的每一天,哈医大一院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距离病毒最近的人,却常常是无名英雄,在一般人看不见的战线上忙碌着,时时面对着病人及病人血液以及可能产生的气溶胶等高风险中,临危不惧,尽职尽责地工作着。这就是输血科的工作,在此次抗“疫”中,他们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