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周围的几起肺炎病例打破深冬的宁静,掀起惊涛骇浪,迅速席卷全国。随着疫情燎原之势形成,黑龙江也逐渐出现确诊患者。2月11日,按照省委部署,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成立省新冠肺炎危重症救治中心,哈医大一院立即启动群力院区省级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改造工作。期间,一院党委书记赵长久赴群力院区,领导全院各部门,倾全院之力与时间赛跑,在24小时内完成群力院区危重症集中救治中心一期的全部改造工作。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紧张的心绪还来不及平复,13日凌晨,医院接到指令,迅速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已经连续奋战48小时的赵长久带领第二批医疗队的160人出征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

在哈医大一院第二批援鄂医疗队160人中,赵长久年龄最大,战斗意志最坚定。2003年的非典他经历了,2009年的甲型流感他参战了,面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赵长久作为医院党委书记坚守初心使命,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带领医护人员顽强拼搏,日夜奋战。
整合最强大脑 发挥团队优势
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哈医大一院作出了党员100%请战,其他医护人员95%请战的表率,面对如山般的请战书,赵长久说:“我知道作为此次驰援武汉医疗队的领队肩上的任务是极其重大的,不仅要完成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的目标,更要保障每一个医护人员的安全,确保他们零感染。我将与队员们一起并肩作战,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赵长久最清楚这场战役有多艰难,要确保160人的团队光荣完成使命顺利返航,就要科学布局,与当地医院密切配合,精细化管理。为此,到达武汉后他来不及休整就参加了武汉市第一医院组织的国家医疗队联席会议,分析疫情防控形势,组织医疗、护理队长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即将整建制接管的病区的各项工作。随后,他带领医疗与护理组长第一时间深入病区,了解当地医院的基本情况,掌握工作流程及规章制度,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切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进入病区后,他无数次强调。他每天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参与每一例疑难病例讨论,与联合专家组进行死亡病例分析,建立MDT会诊制度,发挥医疗队不同专科医生的专业特长。同时,积极发挥中医药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他说,“诊疗过程中要根据疾病发展特点,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早日战胜病魔。”针对一些心理比较敏感的患者,赵长久联系后援团哈医大一院心理科安钢辉主任,向她介绍武汉前线患者的心理状态,寻求应对措施,总结归纳方案,这个办法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鉴于病房有很多高龄患者,最大年龄达到了97岁,赵长久叮嘱负责医生一定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尽最大可能帮助患者,得知患者饮食需要流食的需求后,他指示专人与武汉市第一医院协调,为老人“私人订制”流食套餐,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得到了患者的高度认可。

守护队员周全 确保医护零感染
在工作之余,医护人员的生活状况最牵动赵长久的心。由于医疗队人员较多,当地无法满足所有人住在一个宾馆的条件,160人的团队只能分成三部分住在不同的地点,为了让队员们更加安心地投入前线工作,赵长久在到达武汉第二天即前往各宾馆看望队员,表达了关心和问候,鼓励队员坚定信心,发挥专业特长战胜疫情。同时,他一一询问队员在来到武汉后遇到的困难和需求,承诺医疗队会尽最大努力保障大家的日常生活。对于第一批到达的四十余名医疗队员,赵长久也时刻关注他们的动态,到他们的住处了解生活工作情况。在武汉气温下降的时候,赵长久积极联系各方力量,为每名队员购置了保暖睡衣,暖了身体也暖了人心。
经过与队员面对面交流,他发现一些年轻队员在前线工作时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为此,他把情况反应给了安钢辉,安钢辉积极与这些队员建立联系,逐一进行心理疏导。统计队员信息时,联络员王亮发现队员王勋医生的生日是2月16日,在生日当天,赵长久和其他队员一起为王勋送上了生日蛋糕。王勋表示,这次战地生日是我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次,我一定会珍惜和大家共同奋战的机会,圆满完成任务。
疫情当下,医护人员在支援武汉工作时确保零感染率和提高患者治愈率同样至关重要,赵长久指派感染监控科姚源对所有队员进行穿脱防护服的培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同时,走进每个队员的房间,协助规划符合感控要求的住所分区,避免交叉感染。医疗队在赵长久的倡导下,制定了《集中生活驻地卫生防护安全管理办法》,要求队员严格遵照执行,并推广到驻武汉市第一医院十支医疗队参考执行。

主动深入病区 科学规范施治
来到武汉,赵长久对自己的队员说,病区工作永远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要想尽一切办法救治患者。他说,我们的医护团队都是从医院各个学科选派的精英,相当于整个医院的最强大脑。进入病区后,医疗队集合多学科力量,建立重症病例讨论机制,尽最大努力提高重症患者治愈率。同时,建立组长例会制,每天由各组组长汇报当日工作,提出存在的问题,商讨解决方案,确保以最快速度理顺流程,全力投入到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医疗队结合当地医院的工作特点,制定了交接班制度,优化各项工作流程,发挥哈医大一院专家特长,制定了哈医大一院版本的诊疗方案。三级联动模式,严格按照半军事化要求进行管理,设置了医疗组、护理感控组、综合协调组等,通过队管组、组管人,加强上下联动,坚持相互协作顾全大局。接管病区后,赵长久多次深入临床一线指导救治,并参与到每一位重症患者的诊疗中。他实时与前方医生联系,通过微信传输患者检查资料,实时查阅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给予专业的指导意见;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让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医院顶级专家团队的合力救治。2月18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通知,赵长久第一时间带领医疗队员主动学习,新版指南中强调了医疗救治工作中要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建立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促进医疗救治取得良好效果。他说,我们医疗队的中医专家成秉林是此次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专家组的副组长,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整合医学的理念使中西医结合诊治发挥更大作用。

救治工作得到认可 首批患者痊愈出院
2月22日9点,医疗队在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两个重症病区一周后,首批7名患者各项检查结果符合国家规定的出院要求,痊愈出院。

赵长久安排医疗队员提前准备了鲜花作为出院礼物送给患者,将出院注意事项和联系卡交到患者手里,并不厌其烦地叮嘱患者“有任何不适,一定记得和我们医生联系,要记住医患联系卡上医生的联系方式”。赵长久介绍,病区的患者多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我们综合考虑,一面进行新冠肺炎的对症治疗,一面让其服用基础疾病的对症药进行个体化治疗。70名新冠肺炎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重症患者多数转为轻症,轻症患者有一部分陆续可以出院了,这正是我们最想看到的,全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看着走出医院难掩喜悦心情的患者,赵长久难掩不舍与他们挥手道别,此刻,他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必胜!

截止到2月25日,病区已经有12名患者痊愈出院。
发扬职业精神 高举党的旗帜
身为医院党委书记,赵长久时刻不忘党的理论学习,紧跟国家形势,密切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哈医大一院第二批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会议,与党员共同学习。赵长久说,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传递着党和政府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彰显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永恒主题。作为新时代的医务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发挥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同时,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到疫情在哪里,共产党员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鲜红的党旗就高高飘扬在哪里,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重要贡献。

工作之余,队员的文化生活也离不开赵长久的参与,他常常和队员在微信中相互“斗”诗引得连连称赞,队员表示,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家都能敞开心扉,拉近与赵长久的距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也通过诗词形式表达了白衣天使的决心,传递必胜的信念,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队员感受到团队的温暖,树立坚定的信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天使来武汉,必奏凯歌还。这是赵长久在武汉前线带领医疗队员抗击疫情时抒发的豪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