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健康 > 正文

医疗健康

一院整建制接管70名重症患者 10天治愈10人

时间:2020-02-25 08:46:294  作者:一院宣传科  点击:

“作为国务院医疗救治组指派的国家级医疗队,我们一定要发挥出国家队的作用,尽力救治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这是2月13日晚,黑龙江支援湖北第四批医疗队领队、哈医大一院党委书记赵长久在哈尔滨市临行前说的话。10天过去了,赴湖北医疗队在当地治疗情况开展怎么样?医护人员安全咋保障?缺不缺吃喝?身体能扛得住吗……带着家乡人的关心和疑问,2月23日,记者电话连线了身在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的赵长久。

“我们整建制接管了武汉市第一医院13楼两个重症病区,70名新冠肺炎患者都是重症,多数伴有发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的表现。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目前患者整体情况好转。”刚开完会的赵长久声音有些嘶哑。

“由于是整建制接管,我们40名医生、120名护士配合默契,并且自带补给和设备,到了武汉就立即投入了战斗。”赵长久介绍说,医护人员4至6小时一个班,24小时轮换。“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昨天治愈出院了7个,还有3人具备出院标准,当地审核合格后马上就能出院。”

“有的害怕治不好,有的在医院里待够了想出去,还有的没有信心了”。赵长久发现,为避免交叉感染,没有家人陪护的新冠肺炎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赵长久与各医疗组长经过分析讨论,决定每天交班时除常规病情交接外,重点关注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大家都戴着口罩,说话不方便,我们就通过给患者拍拍背、竖大拇指等肢体语言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他们树立信心,早日战胜病魔。”

赵长久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病区一位90多岁的老人平时有基础疾病,不幸被新冠病毒感染住院后,医院供应的一日三餐对于老人来说不太好消化,病区医生宋涛得知情况后积极与院方联系,为老人“私人订制”了流食。老人吃上了热乎的米粥,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我们的医护人员除了进行日常治疗等工作,还是患者临时的家人,口渴了为他们倒水,照顾重症患者大小便,发放食品等,通过这些接触拉近了我们和患者的距离,使患者更信任我们。”尽管从哈市出发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医疗队到达武汉后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赵长久告诉记者,一些年轻医护人员对武汉气温估计过高,衣服不够保暖,加之住宿的快捷旅店防疫期间不能开中央空调,有的医护人员夜里冻得睡不着觉。“刚到武汉时吃的盒饭大多是凉的,看着他们(医护人员)又累又冷,还要吃凉饭,我心疼啊。作为领队,我得把后勤做好,把他们安安全全的带回黑龙江。”赵长久通过与武汉市第一医院沟通,由武汉当地一家餐饮企业每天为医护人员送来热乎的饭菜,同时在黑龙江省商会、黑龙江省红十字会等单位的帮助下,为医护人员的房间内配备了电暖气。

您不用担心“您不用害怕”“您感觉好没好点”“我来帮您”……赵长久告诉记者,这是在病区里最常听到的话。“此次来武汉的160名医护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激情满满甘于奉献,每天裹着厚厚的防护服,喘气都困难,一个班下来,浑身都湿透了。前几天一个年轻的女护士由于低血糖虚脱了,我让她休息几天,她死活不同意,只好让她暂时负责后勤工作。”

采访的最后,赵长久告诉记者,虽然在武汉有点儿累有点儿苦,但是160名医护人员扛得住,用自己能做的一切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目的只有一个,一个病人都不能少,谁也不能掉队,都要健康的走出隔离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