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穿新衣,是春节的习俗之一。而在这个春节,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一批批医务工作选择身披白色战衣,逆向而行,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防护服成为了医护工作者的护命“盔甲”。在进入到病区救治患者前,每位医护人员必须要通过严格的防护考核,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才能去救更多人。
史上最严防护考核老师
“防护考核不合格,不准吃干肠!”“@所有人,别闲着了,来1320考试!”“错一次练10遍,错两次练20遍。”这些令人“心惊胆战”的信息,是自从抵达武汉开始进行防护训练后,哈医大二院抗疫医疗队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组护理副组长李丹每天都发到群里的。

“史上最严防护考核老师” 李丹,是哈医大二院操作培训教师,曾参加过09年抗击甲流工作,并被授予抗击甲流先进个人,具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此次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组中,她不仅作为队员要进入病区救治患者,同时也肩负着指导组员规范穿脱防护服的工作。
27日23:14黑龙江省首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顺利抵达。28日,全体队员便紧锣密鼓地开始进行防护服穿脱训练,因为只有通过防护考试,才能有资格进入病区开展救治工作。

哈医大二院抗疫医疗队危重症患者救治医疗组护理副组长李丹指导队员防护训练
“我相信只有千锤百炼,才能打胜仗!所以,我每天组织我们队员每人每日练习穿脱隔离衣,每人每天考核。每次要求大家必须做到零失误,因为只有这样,到了真正抗疫‘战场’上,才能更好地去救治更多人!”李丹说道。
在考核现场上,李丹铁面无私,不允许队员出现一点失误;但在考核之外,她是一位贴心的姐姐,为队员们的生活起居默默服务。
反复练习 让穿脱防护服成为每个人身体记忆
“医护人员感染病毒”,是这个春节最令人心痛的消息之一。
防护服成为了抗疫前线医护人员的护命“盔甲”。然而,对于很多医护人员来说他们也是第一次穿防护服,一切都要从头学起。穿脱一次防护服共需要22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严格的指定动作,不允许出现一次不规范地操作,不可以有一丝马虎。
“我的工作职责就是要让每一位队员熟练掌握正确地穿脱防护服,让它成为身体的记忆,不需要思考,就知道该怎么做。只有这样,队员们才不会因为疲惫或者分神,导致在脱防护服过程中沾染病毒。而且越熟练越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去救治患者。”感染监控管理办公室迟迺洵介绍道。1988年出生的迟迺洵第一次参加前线抗疫任务,为了更好地为队员进行讲解和指导,在出发前他不断地练习穿脱防护服,总结经验,保证可以将最规范、最高效的穿脱防护服方法教授给队员们。

哈医大二院感染监控管理办公室迟迺洵(左2)为队员们示范穿脱防护服
从28日下午进行防护服培训开始,迟迺洵的声音就一直回荡在防护服训练场地里。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为队员们讲解穿脱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亲自演示,直到每个人都可以准确掌握。他永远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场地。
“和医护人员相比,我一点都不辛苦!现在我能做的就是争分夺秒,对还没进入病区工作的队员们反复进行考核,让大家对穿脱防护服的动作形成肌肉记忆。他们守护患者健康,我来保证他们安全!”说完迟迺洵便又走入队员之间进行指导起来。
29日20时,哈医大二院47名医护人员全部通过防护考核。目前哈医大二院第一批救治组已经进入病区开始工作。没有接到进入病区通知的队员们,在病区外,也丝毫没有松懈,不知疲倦,每天只要有空闲就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向有经验的老师沟通学习,随时准备以最好的状态投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