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医大一院口腔颌面外科二病房吴衍昌教授团队成功借助虚拟手术技术自主开展了省内首例以DCIA(Deep Circumflex Iliac Artery即旋髂深动脉)为供血血管的血管化髂骨瓣精确重建下颌骨手术,开辟了我省颌面外科领域自主完成此类手术的先河。此项新技术的开展标志着一院口腔颌面外科在口腔颌面部硬组织缺损精准修复、重建方面到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水平。
患者,女,42岁,因“右下颌骨肿物”(病理诊断: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先后于省内多家医疗机构接受过开窗、刮治等多次手术治疗,术后均出现复发,遂向吴衍昌求治。经过详细病情分析,吴衍昌教授团队借助虚拟手术技术于计算机辅助下完成手术设计:确定需节断性切除的病损下颌骨体,预制下颌截骨导板,同时应用基于快速成型及模型外科技术预成手术钛板,通过钉道转移技术维持下颌骨功能解剖位置,并通过血管化DCIA Bone Flap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手术方案。
手术中,吴衍昌通过截骨导板精准切除下颌骨病损,应用导板固位钉道,利用钉道转移技术,转移预成型钛板,精准维持下颌骨游离端位置。解剖分离DCIA至髂外动脉起始部,游离其全程,其间解剖保护髂股沟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等重要结构,保留髂前上棘,以维持愈后髂部形态,截取5cm×2.7cm髂骨复合组织瓣,精准重建下颌骨缺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已康复出院。
以虚拟手术为依托的颌面硬组织精确重建技术近年来为国内外医疗机构广泛应用。该技术通过对患者术前影像资料的整合分析,提供3D重建数据,手术医生可以在术前于虚拟手术软件上完成手术,并根据虚拟手术过程制作成手术导板,应用于真实手术过程中。这一医疗“黑科技”的出现在大幅度提高手术精准度的同时,大大缩短了传统手术时间。

上图为虚拟手术“黑科技”技术示意:设计截骨范围(图中灰色区域),制备近中及远中截骨导板,制备移植骨成型及就位导板实现精准手术。
DCIA Flap由Taylor教授首先报道并应用于临床。该皮瓣应用DCIA/DCIV(即旋髂深动脉/旋髂深静脉)为供血血管,可为上、下颌骨缺损提供12×6cm体量的可靠血运游离复合骨组织瓣。血管化髂骨瓣在修复下颌骨缺损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因为髂骨瓣可以恢复足够的骨高度,便于术后种植修复,早期恢复口腔功能,同时髂骨与下颌角部结构生理性相似,术后对于患者面型恢复效果较好。但相对于血管化腓骨瓣其制备难度较大,涉及的重要器官多,解剖变异大,供骨量有限,且DCIA/DCIV血管管径有限。如操作不当术后可能引起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术者的应用解剖,手术技巧及显微外科水平均要求极高。
本病例通过对患者病损情况的个体化分析,在应用虚拟手术基础上,利用快速成型技术,预成手术钛板。在个性化钉道转移技术下,精准维持下颌骨游离端位置。应用DCIA Bone Flap修复后,患者可实现在根治病损的同时,完成面部轮廓重建,早期种植、早期口腔功能恢复。同时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硬组织移植手术误差大、术后咬合恢复欠佳等缺点,将咬合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别以下,最大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口腔颌面外科二病房将功能性外科的理念贯穿于诊疗过程始终,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先进、更可靠技术支持的同时,关注患者愈后生存质量,为龙江人民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